《香港01》邀專家分享敦煌壁畫舟船形象 助師生認識中華佛學文化

撰文:凌雯靜
出版:更新:

《香港01》推出中華文化學人計劃,舉辦各類型參觀、講座等活動,協助學校推廣中華文化,加深學生對國家豐富文化認識。當中「史學聚賢:博物館、敦煌與商周講座系列」第二場活動於5月6日下午順利舉行,由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崔中慧博士,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持「乘風破浪——敦煌壁畫中的舟船 」講座,與現場兩間學校近270名師生從文學、文化、歷史及藝術圖像角度,分享敦煌壁畫中的舟船形象,賞析當中藝術與心靈之美。

崔中慧博士為敦煌文化研究學者、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及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是次活動由《香港01》及眾樂基金主辦、大家樂集團支持。

敦煌文化研究學者崔中慧副教授以「乘風萬里:敦煌壁畫裡的舟船」為題作講座分享。(蘇煒然攝)

崔博士以敦煌壁畫不時出現舟船為起點,說當地是乾旱的沙漠地區,壁畫卻出現舟船,以引起學生興趣,投入到講座之中。她之後亦以舟船穿連多個歷史故事及文化知識,包括唐詩《贈汪倫》、中國古代船隻發展,以至是世界各地包括荷蘭、埃及、印尼等地有關船的藝術品及相關歷史。

另外,崔博士在講座上亦向學生簡述敦煌壁畫出現的舟船類型,及其設計特點,指出這些壁畫主題來自佛經的航海內容,其中尤以繪畫觀音救海難者為多,而敦煌壁畫中的舟船沒有一艘是戰船,幾乎全部是遊船,讓學生明白到敦煌文化藝術正是反映佛教慈悲寬容的正能量。

講座亦不乏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崔博士亦分享了一些敦煌壁畫,與學生玩「找找看」,嘗試從研究學者的視角找出壁畫上的舟船,同時仔細觀賞壁畫。進入尾聲,崔博士就引用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讓學生明白舟船亦有詩情畫意的一面。

敦煌文化研究學者崔中慧副教授以「乘風萬里:敦煌壁畫裡的舟船」為題作講座分享。(蘇煒然攝)

目前教育局透過優質教育基金推出「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撥款計劃,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可申請一次最多30萬元撥款,用於國民教育和國安教育,及/或媒體資訊素養教育,資助項目包括學生講座/工作坊、參觀、體驗活動、教師工作坊、購買或製作教材等。若希望了解申請撥款詳情,參閱此文章。

《香港01》能因應中/小學的不同需要,推出媒體和資訊素養,以及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支援,形式不限,包括學生、家長或教師講座/工作坊、校本專業支援、教育資源庫、到訪《香港01》或其他主題式的體驗活動等。

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絡香港01有限公司代表黃先生:

電郵:education@hk01.com (標題註明 『媒體資訊素養活動』)

WhatsApp或電話聯絡:35828747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