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IT教師獎|第7屆獲獎者覆蓋中小特校 課程每年更新成挑戰

撰文:凌雯靜 盧勁揚
出版:更新: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已成大勢,一眾IT教師的角色十分關鍵。香港電腦教育學會(HKACE)第七屆「傑出IT教師獎」於5月18日舉行頒獎禮,以表揚IT教師對資訊科技教學的貢獻。有得獎老師表示,推動資訊科技教學不容易,因發展日新月異,形容「做IT是跑住做」,另有得獎者亦稱校本課程需要每年更新,「一年後已經不合時宜」。

「傑出IT教師獎」經3輪篩選選出4位教師得獎者,分別來自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香港電腦教育學會顧問、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校長簡偉鴻表示,評審準則包括能否推動學校資訊科技教學、帶領學生取得成就、支援學校基建發展,以及推動教師發展,得獎者需全面支援學校、老師、學生及教學四方面,特別是幫助其他同事追求卓越,提升教師專業,令學校與學生均受益。

香港電腦教育學會(HKACE)早前頒發第七屆「傑出IT教師獎」。圖左起為簡偉鴻校長、HKACE增補理事及裘錦秋中學(元朗)副校長譚慧芬、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周樹安老師、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林康妮老師、HKACE主席及沙田培英中學校長朱嘉添及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仇恒初校長。(盧勁揚攝)

特殊學校得獎者製合適電子教材 覆蓋多個學科

得獎者之一、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林康妮老師表示,學校由2005年起一直為讀寫障礙學生開發教材,並推薦給其他小學,亦有聯同數間特殊學校製作不同學科的電子教材,覆蓋小一至中六程度,讓輕度智障學生亦有適合的電子教材,還會按照學生能力及不同情況,利用電子書平台修改。

至於基建方面,學校實行「有機教室」計劃,分派予老師每人各一部平板電腦及手提電腦,另設電子白板等設備及電子書,學生亦會使用平板電腦上課,讓他們多接觸電子教材。林老師認為,資訊科技教學能補足特殊學校學生的學習需要,如語音輸入、簡單電子練習,可減省學習時間。

不過學生得益背後,亦需要IT教師奮力追趕瞬息萬變的資訊,「(資訊科技)太多東西、太快、太新」。林老師直言「做IT是跑住做,一年已經過時」,雖然開展資訊科技教學過程辛苦,但得到獎項肯定亦感欣喜,「希望能鼓勵其他業界同工,更多人能得到榮譽」。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周樹安老師(左)和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林康妮老師(右)是第七屆「傑出IT教師獎」的其中兩位得獎者。(盧勁揚攝)

中學得獎者推出逾50課程 順應潮流加入AI教學內容

另一位得獎者、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周樹安老師亦表示,STEAM教育急速變化,「一年前的課程已經不合時宜」,因此他為初中學生開展的STEAM校本課程需要每年更新,由2019年至今已推出超過50個課程。

周又指,只推出課程並不足夠,還要在提供基建,「要有場地聚埋同學,參加比賽備戰又好,傾下又好,希望有地方讓同學去試,讓他們有興趣」,學校特別設立STEAM課室,設計上能方便騰空較廣闊的空間進行相關活動。

近年AI(人工智能)迅速冒起,周老師亦順應潮流,教導老師、學生甚至家長如何正確使用AI工具,包括推動AI生成畫融入教學,如在中國詩詞賞析上,讓學生更易領會相關意境。

談到得獎感受,周老師表示工作得到認同值得高興,但同時多了一份責任,希望能發掘更新穎的事物推薦給學校和業界,將「正嘢」分享出去。

香港電腦教育學會(HKACE)第七屆「傑出IT教師獎」於5月18日舉行頒獎禮,以表揚IT教師對資訊科技教學的貢獻。(香港電腦教育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