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筆記|平凡中的不凡 突破自我挑戰馬拉松
文︰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
伍少梅中學現年中四的何國泓同學,性格溫和樸實。國泓看似平凡,卻是學生會、慈青會、紅十字會、桌球校隊及貓義工幹事會的成員,因此總能在學校不同場合發現他的身影。
身兼多職的國泓,沒有怠慢任何一個工作或活動。學校早於三年前建立跑步文化,體育科呂俊成、吳峻鴻和岑施哲老師每逢星期一、五早上7時舉行晨跑,國泓每次都準時出席。晨跑學生由校門出發,圍繞葵涌邨一帶跑步,途中有不少梯級和斜路,頗有難度。筆者問國泓會否有想賴床、想偷懶而缺席晨跑的一刻,他笑言:「不會,我每天都是固定時間起床,而且晨跑又不辛苦。」
不少學生因晨跑而愛上跑步,甚至鼓勵其他同學參加晨跑。晨跑隊伍由一開始的幾個人,隨著愈來愈多師生加入,變成如今的二、三十人。在晨跑領隊之一黃彥智老師的鼓勵下,包括國泓在內的7位學生,決定參加今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
今年「渣馬」在2月9日舉行,黃Sir由上年12月起,陪伴7位學生接受外間機構提供的專業訓練。同學在專業跑者的指導下,不只是學習應對10公里賽事的技巧,還領悟到跑步與做人的關係。黃Sir又為同學安排試跑,讓他們體驗10公里的路程和了解自己的水平,當時的國泓跑得相當吃力,取得最後一名。「我那時候不應該停下腳步……」國泓十分懊惱,短暫停步是他包尾的原因。然而,試跑的成績沒有令國泓打退堂鼓,他在過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並制定改善策略,然後堅持練習。
到了「渣馬」當天,首戰馬拉松的國泓,看到賽道上的選手人山人海,難免十分緊張,但他堅定了心中的想法:「我絕不能停下來」。在一聲槍響後,國泓投入到一眾選手的熱情之中。跑步期間,辛苦與不適感隨著時間愈演愈烈,消耗著國泓的體力和鬥志,同時內心湧現一股力量推動他向前跑。最終,7位同學都順利完成賽事,獲得挑戰成功的獎牌。
「我曾經對未來的安排感到茫然,自從參加馬拉松訓練後,發現自己有明顯的進步。」成功挑戰馬拉松,國泓領悟到堅持不放棄的重要性,為自己達成了人生一個小目標感到興奮和滿足。持續的跑步訓練內化了國泓的個人特質,包括堅毅、自律性、追求目標和突破自我。至於之後的計劃,他表示正關注惠康和迪士尼樂園即將舉辦的跑步賽事。看來,國泓的跑步之路會延續下去。
學校推行晨跑的目的是鼓勵學生鍛鍊身體、建立運動的習慣,維持身心健康,以打造「幸福校園」,同時培養他們的恆心與意志力。人們常說「人生像是一場馬拉松」,也可以比喻跑步與學習的關係。學習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要訂立個人目標、掌握自己的節奏,不需要與他人比較。即使國泓試跑的表現比其他同學遜色,但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他從挫敗中吸收經驗,努力向上、毫不懈怠,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最終在「渣馬」取得理想的成績,達成目標。
自言平凡的國泓,早已在跑步的過程中進步和成長,轉化為非凡的存在。筆者寄語國泓,只要跑下去,在終點迎接你的是更強大的自己;繼續跑下去,讓跑步成為你人生的亮點!
作者簡介:
李建文
中學校長、社會工作學士、社會科學碩士(輔導)、文學碩士(通識教育)、教育文憑。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副院士、香港教育大學亞太領導及變革研究中心教育領導學人。李校長一直相信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多年來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李校長關心基層學童及弱勢羣體的學習及生涯發展,並積極推動教育創新、培育未來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