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優才小學與教大辦STEM動畫課程 學生收獲知識與滿足感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STEAM / STEM】政府近年提倡STEM教育,即科學(Science) 、科技(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以啟發學生科學及科創能力,近期更加入藝術(Art)成為STEAM教育。「01教育」走訪多間中小學,準備一系列的STEM教育訪問報道,幫助各位家長了解現時STEM教育的最新趨勢!

自2015/16學年起,調景嶺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與教育大學合辦STEM動畫課程,以拍攝定格動畫(Stop Motion Animaion)為主題,結合3D立體打印技術,教授學生STEM相關知識。優才書院小學部陳偉傑校長表示,STEM動畫課程是他們的校本特色課程之一,不但屬於跨學科學習,主題亦與學生興趣有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欲。合辦課程的教大數學與科技學系崔顯亮講師提到,學生在參與該個課程時,有大量動手做的機會,相信學生在看到成品之後,對未來會更有期望。

優才小學與教大合辦STEM動畫課程,主要對象為小五學生。(教育大學提供)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陳偉傑校長(左)及教育大學數學與科技學系崔顯亮講師。(盧勁揚攝)

學生包辦製作過程 教大與優才合作屬雙贏

STEM動畫課程的主要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學生4人一組在8周課程內完成一條與環保相關、長約1分鐘的定格短片,期間教大導師每星期到校為學生上課及提供支援。課程的首5周屬於準備階段,學生會製作分鏡劇本、擬定故事情節、設定人物角色及場景。他們亦會學習使用簡易的繪圖軟件,為角色及物件繪製立體模型草圖,並學習3D立體打印概念及觀看即場示範。不過由於3D立體打印需時,教大團隊會在課堂以外的時間為學生3D打印短片道具模型。

STEM動畫課程為期8周,會教授學生由寫故事板到拍攝及剪輯的知識。(教育大學提供)

進入第六及七周,學生會學習拍攝技巧,利用3D打印的人物及組件,拍攝100至120張定格照片。在最後的第八周,學生會篩選照片,用剪片程式將照片組合成短片,加上配樂及組員名單。

陳校長表示,STEM動畫課程的關鍵之一,是崔顯亮每堂都會與5至6位教大學生到場支援,因為單靠一名教師無法負責上述動手做環節,而現有安排讓教大學生獲得實習機會,上課學生也可以有足夠照顧屬於雙贏。

課程滿足所有STEM目標 學生表現超預期

學生在實際操作3D打印時,需要思考其他問題,例如物件在打印後「企唔企得穩」,會否太厚或太薄。(教育大學提供)

STEM動畫課程長達8周,各個環節都與STEM相關。崔顯亮舉例,學生在構思故事時需要探究環保概念,當中涉及不少科學(Science)知識。在科技(Technology)及數學(Mathematics)方面,學生在繪製立體草圖時,會認識及理解到3D空間概念及學習3立體打印。實際操作時,學生亦要思考成品「企唔企得穩」,會否太厚或太薄,可以歸類為工程(Engineering)知識。最後在藝術(Art)上,學生需要製作短片,以及為角色組件加工增添美感。

崔顯亮認為,STEM動畫課程照顧到所有STEAM教育目標,學生表現更是勝於預期。他舉例,學生只有一次3D立體打印的機會,即使成品不似預期亦只能想方法即場修改,曾有學生發現公仔成品缺少了用於連結四肢的關節位,於是想到以萬用膠代替,令公仔可以站起來擺姿勢拍照,展現出解難能力和思維。

崔講師提到,有學生在收到3D打印的成品之後,發現效果不似預期,但能夠運用解難能力解決問題。(教育大學提供)

學生心中播下種子 拍攝短片滿足感高

學生參與STEM動畫課程時,收穫到的不止STEM知識和技能,亦從中得到滿足感及認清未來志向。陳校長表示,不少學生完成課程後,都表示有意成為動畫師或從事電影相關的行業,而且小朋友擁有豐富的創意,盡旱給予他們機會實踐更為寶貴。另外,學生在課程中有機會設計屬於自己的模型、拍攝屬於自己的短片,從中獲得的滿足感對他們的成長及發展都同樣重要。

陳校長認為,學生在課程中獲得的滿足感對成長及發展同樣重要。(教育大學提供)

至於對崔顯亮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一位喜歡卡通片《數碼暴龍》的學生,在課程中以3D立體打印重現了卡通角色小火龍,令同學明白他們有能力做到成品,不論結果好壞都可以先作嘗試。他相信學生完成首個作品之後,會對未來抱有期望及衝勁,雖然3D立體打印的成品與買到的玩具會有距離,但或會吸引他們繼續學習相關技術,在他們內心埋下種子。

對崔講師印象較為深刻的,就是其中一名以3D打印重現小火龍的學生。(教育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