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幸福有支援 正向迎挫敗 生命教育導師:趁小學練好心理韌性

撰文:郝君兒
出版:更新:

流感高峰期,我們會打流感針加強免疫力,成長要面對現實的挫敗與無力,孩子又能如何「打好個底」?「挫節」創辦人、生命教育老師林秋霞認為,小學階段是最佳時機讓孩子建立「心理韌性」,按其年齡分階段讓他們認識幸福與挫折,「當擁有面對勇氣與正向思維,他們日後遇到困難時就不易被擊垮。」

「訓練孩子心理韌性當然愈年幼時愈好,當他們被挫敗壓下,就有能力回彈不致崩潰,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猶如心理肌肉,練好就可減低傷害。」林秋霞近年在學界舉辦生命教育活動,教孩子正向面對挫折及建立幸福感,當中不少都是在小學舉行,她指,小學正是為孩子建立抗逆力的最佳時機。

人愈大世界愈複雜,相對而言小學生的天地相對簡單,林秋霞強調生命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小學六年可分三階段為他們培育內部力量,其中小一與小二為第一階段,這時的孩子最信任大人,父母和老師說的話他們都相信,「首先要讓孩子認定自己的身邊是充滿愛的,他們是幸福的,與其向孩子說教,不如讓他們記得家庭與學校永遠支援他們,他們是被愛和幸福的。」

初小先建立幸福感

她形容,這是為孩子建立了一個心靈的保護膜,讓孩子明白外面的世界再多風雨,學校與家庭就是他們最大的後盾,就算將來走到困局,也願向身邊人求助。

到三至四年級,林秋霞指孩子開始處於慢慢成熟,課業亦未至於最忙時,有空間去了解外界與自己,這時要為他們培養好同理心,學會理解、體諒與接納,在關懷別人外亦要學會以同理心善待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並相信自己也有照亮別人的能力,「有時候不能只放大自己的困難,如能在別人困難時出手幫忙,從而了解到人生在世大家各有困難,自己並不孤單,並在互助中感受快樂,也是另一種得着。」

高小學從挫折走向未來

她續指,「到五、六年班,只能爭取時間對焦挫折和未來去做,希望學生學會『從挫折走向未來』,以挫折體驗去克服恐懼,明白人人都會遇到,並開始學習用不同思維框架、不同方式去解難,裝備他們迎接未來的三大思維,包括成長思維、幸福思維與設計思維,希望他們以後遇上困難,就有經驗點樣應對,不至於慌亂無措。」

林秋霞期望,經過6年各有切入點的三個階段訓練, 潤物細無聲中培育孩子內在看不見的力量,她指生命教育不會如學術課程般能數據化,難以衡功量值,但從孩子的活動後的回饋、他們的自信、遇到挫敗時的態度與眼神,就會看到他們已進化,變得不同了。

林秋霞坦言,生命教育永學不完,但在小學時建立了孩子的幸福感,同時教會他們面對挫折失敗,猶如兩重保護,在日後人生路上,遇事時自己可學着解決,就算不行,還有父母與老師在後方支援,永不會自覺陷入孤單無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