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悲劇震全城 孩子身心缺空間 挫折教育發起人:社會敢變嗎?

撰文:郝君兒
出版:更新:

香港孩子上學求學問、學成長,父母師長們期望他們在校園中獲得快樂的童年,現實卻恰恰相反。今個學年屢傳惡耗,學童自殺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政府急推三層應急機制助校及早識別及處理,可是真的有效嗎?回到最根本問題,為什麼香港學童不快樂?

「挫節」創辦人、生命教育老師林秋霞近年到訪中小學,聆聽孩子們內心的恐懼,她認為社會氣氛與疫後追趕學業的雙重壓迫、加上移民潮下身邊親友離散,令孩子對未來感到不安,致其「希望感」與「無力感」失衡,孩子都欠缺身與心放空的空間,亦可能面臨家庭或社交困難。別說快樂,連自在地呼吸也很難,一旦觸及底線,或走向難以挽回的地步。

「想幫孩子就要為他們提供面對失敗挫折的勇氣,並陪伴解難!」她近年致力推動挫折教育,把失敗放上枱與學童安心討論,藉活動訓練孩子正向面對失敗,亦鼓勵家長、教師自揭傷疤,與孩子「傷同傷,痛同痛」,當孩子發現大家共通點,就更願在受困時求助,如傷風感冒,總有天會好,不怕失敗,就能走更遠。

如以成績論英雄,林秋霞是學霸,可她說童年時活得戰戰兢兢,生怕從高峰掉落,只活在別人的期望,漠視個人意向與感受,直到遇上教育制度中被視為輸家的成績差學生,才開發了不一樣的人生。

「我從小考第一考到大,制度下我算是成功者,大學畢業後當上教師,被編入F班當班主任,令我好大衝擊。」林秋霞指在這班成績一般的孩子身上,看到勇敢、幽默及肯嘗試,令她反思為何自己只重結果,他們卻重視過程並享受其中,因而對成功與失敗,如何面對挫折都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從教書走向生命教育,利用創新體驗活動,教孩子正向面對失敗與挫折,拉近孩子與父母師長的距離,望助孩子學會面對這充滿挫折的人生。

林秋霞認為社會氣氛與疫後追趕學業的雙重壓迫、加上移民潮下身邊親友離散,令孩子對未來感到不安,致其「希望感」與「無力感」失衡。(林靄怡攝)

為何香港孩子不快樂?

「現今學童壓力爆煲,我認為與兩個『感』失衡有關,那是希望感與無力感。以往孩子也有無力感,但他們有希望感作支撐,但疫後香港社會氛圍相對負面,移民潮下孩子面對親友離散,見證多了就會懷疑留下的自己前景如何,當無力感壓倒希望感,他們內心更焦慮,那份不安卻難宣之於口。」林秋霞表示,社會復常大家都需時適應,孩子們回到久違的校園卻需立即追趕課程,當壓力撲面而來,他們連呼吸也似變得困難。

她坦言,孩子年紀愈大壓力愈大,當壓力持續累積至不堪負重,又沒有空間宣洩,到某時某刻發生的突發事情,就算是很微小的事,只要觸及就可能把孩子推向極端。

「求學不是求分數」淪口號 現實世界血淋淋

「求學不是求分數、成績至上並不對,大道理我們都知道,可現實卻是血淋淋的,在香港學校與家長都重視孩子的硬實力,即學業成績,副線的軟實力如STEAM、體藝、外語、電腦等,都是用以鞏固硬實力,但人生中最重要的『暖實力』,即是孩子心靈健康、面對挫折失敗等訓練,卻備受忽視。」

不單學生欠抗壓訓練,老師們也面對同樣困難。林秋霞指香港老師們未必有足夠訓練,懂得如何向受困同學輔導開解,以同理心陪孩子同行等;同時老師們又同時要面對校方的學業要求,他們被拉扯其中不知所措很正常,也極為無奈。

林秋霞近年在多間中小學舉行挫折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遇上挫折無需害怕,反要慶幸有機會學習與成長,要學會把挫折當節慶般面對。(Why Not Education Fb圖片)

挫折教育將一切放上枱 習慣面對克服恐懼

林秋霞指挫折教育是教恐懼不安的孩子正向面對失敗,為他們製造經歷失敗後的復原力,「我特意將挫折擺上枱和孩子一同討論,一起將挫折當成節慶般度過,教孩子為當中的所得所感及成長而慶賀,是因為我想將挫折恆常化。其實大家都清楚孩子的前路,只會遇上更多更難的挫折,就如你把一些覺得恐懼的東西,講得多、面對得多,似乎就沒那麼恐懼了。」

生命不比課程重要嗎?敢不敢踏出第一步釋出空間?

想解決當前困局,林秋霞認為各界應先撫心自問,「大家敢不敢釋出空間?一星期不上課、不做功課,只做生命教育可以嗎?其實這很難,別說一星期,就算是五天或三天也未必容易做到,但我們孩子的生命不比課程重要嗎?真的不能停下來讓孩子好好哭一場嗎?」

她透露曾與學校商討合作,惟校方獲知要暫停上課數天即感猶豫,只求在最短時間達到最大效果,還希望能量化成效,並確保不影響學生成績,「這並不現實,生命教育未必能如學科,有成績去作效能評估,惟從以往經驗,在體驗活動後都能看到每個同學在過程中的笑與淚,亦能感受到他們變得自信與堅強,不再害怕困難,這些其實都是最實在而寶貴的得著」。

每個學生在活動後都會以文字記下學到的感受,他們從中明白到挫折並不如想像中可怕,學會面對日後再遇也能處理。

「傷同傷、痛同痛」讓成人能與孩子連結與復和

給空間孩子學習面對挫敗,教學童應對生命,林秋霞強調這亦是大人向孩子釋出善意的舉動,是拉近大家距離打破隔膜的契機,也是師生之間喘息與分享的機會,「當孩子感到大人的善意,他們會相信大人真的願意聆聽,認知自己無助時是會有支援的。」

要父母、師長向孩子自揭傷疤,林秋霞指是希望小朋友明白大人也會有傷痛和壓力,當看到大人願意分享,孩子們就會感到「傷同傷、痛同痛」,發現了大家有共通點,從而互相連結,「互相分享傷痛後,大人才有空間聽到孩子的內心,才能討論如何應對與解難,並探討日後再遇時怎辦。」

她強調,這亦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復和。有時在日常生活的衝突中,傷害早已留下,但重新連結與溝通後,老師與學生、父母對子女,甚至是孩子對自己都擁有重新復和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原諒自己和原諒他人,「重建良好關係,當去到最終極的一刻,孩子會想到自己背後仍有支援,才有可能向能信任的大人求助。」

林秋霞希望透過具儀式感的創意活動,讓孩子加深記憶,以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時都能回想到這記憶深刻的一幕。(Why Not Education Fb圖片)

體驗活動助建幸福感減挫敗打擊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頒佈「2030學習羅盤」,期望未來教育框架是要讓孩子成為有幸福感的人,可是香港的教育有朝着幸福的方向走嗎?

林秋霞認為,要令孩子感到幸福及學會迎對失敗,不是一時三刻可達成,「我們在校園舉辦富儀式感的活動,是希望讓孩子在過程中透過經歷加深記憶,待日後的人生路途,當某時某刻受困,他們都能想起這難忘的一幕,記起這一份感動,再把這些體驗應用出來。」

例如她近年持續在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舉辦「挫節」主題活動,教孩子「當遇到挫折,要當做過節」的道理,活動後有學生留言稱明白到自已「只係未得,唔係唔得」、「如果A計劃失敗,不要緊,字母表上還有其他25個字母」等,都反映其心靈變得更強壯。早前舉行的「幸福照相館」主題活動,學校邀請家長、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最幸福的一刻以照片永久留存,亦為大家締造充滿愛與鼓勵的回憶。

教導孩子面對挫折,也教他們尋找幸福感,林秋霞的生命教育活動中不時邀請家長參與,亦有助加強親子關係,為孩子加強更大的心靈保護網。(Why Not Education Fb圖片)

林秋霞強調,「我們不是要推翻現有制度,而是找出空白位,填補當中的位置,讓孩子明白挫折雖會帶來痛楚及難過,但跨越後就可使人成長及強壯,而家庭和學校給他們的幸福感,將可陪伴一生,成為他們跨過人生難關的最大動力。」

困局不會一下子解開,但有了第一步,才有下一步,有了嘗試,才有改善的希望,受困學童在等大人們的援手,改變,真的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