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發霉食物不能吃? 科學家:黴菌或成未來的健康食品!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發霉的食物不能吃,皆因發霉食物除了有黴菌,還有細菌產生,同時又可以生成對人體有害的毒素,食用或會損害身體。不過,近日就有外國科學家成功利用黴菌製成環保食物,研究人員指,這次研究有助創造出對消費者健康、對環境更健康的零殘忍產品。

這項研究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導,於本週四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一種名為米麴菌(Aspergillus oryzae)的多細胞真菌,該真菌被用於發酵各種各樣的食物,如醬油、味噌和清酒。

研究作者、廚師出身的生物工程師 Vayu Hill-Maini 博士一直致力研究米麴菌,並成功使用一種名為CRISPR-Cas9 的基因編輯系統來增強真菌的血紅素,血紅素是一種鐵基分子,存在於許多生命體中,但在動物組織中含量最豐富,賦予肉顏色和獨特的風味。

其後,他們又成功提高了在真菌中麥角硫因的產量,麥角硫因是一種僅在真菌中發現的抗氧化劑,並用於治療肝損傷、阿茲海默症、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藥物中。通過這些變化,在增加這兩個基因後,就可以將白色的真菌變成紅色,再經過脫水和研磨後,黴菌便可以塑造成漢堡狀的肉餅。

經過烹調後的黴菌漢堡扒(圖片來源: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

柏克萊實驗室資深科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Jay Keasling表示,像曲霉菌這樣的生物 「幾個世紀以來 」一直參與食品製作過程。他指,「透過開發這些工具來解鎖曲霉,我們正在解鎖一組巨大的新群組的潛力,我們可以用它們來製造食品、有價值的化學品、高能量生物燃料和藥物......這是一條令人興奮的生物製造新途徑。」

不過目前黴菌漢堡扒仍未可供人類食用,因為口感離真正的肉類仍有一段距離,未來仍需要透過改變細胞纖維來改變黴菌的質地。另外,研究團隊亦計劃增加脂肪酸或脂質成份,增加食物來源的營養,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圖片來源: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

早前,Keasling 和 Hill-Maini 亦曾與哥本哈根米其林星級餐廳 Alchemist 的廚師合作,利用中間脈孢菌製作新菜式,通過這種真菌的特性使澱粉類碳水化合物變甜,並使其成為一道甜品。

同場加映:霉菌是什麼?

黴菌(霉菌)是真菌的一種

環境保護處的室內空氣質素資訊中心資料顯示,黴菌(霉菌)並非細菌,而是真菌的一種,是極微細真菌群的俗稱。這種微生物依賴已死亡的有機物質生存,室內霉菌可分解已死亡的有機物質,對食物、各類建築物料、紡織物、皮革及地氈等不同物質造成破壞。

在合適的室內環境下,包括有養分 (即已死亡的有機物質) ,適當的溫度及充足的水分,這些極細微的霉菌孢子就會像種子一樣生長成霉斑(稱為「菌落」),通常由較小面積(毫米範圍)至較大範圍大量生長、呈不同色調的綠色或黑色,亦可是任何顏色。

長期吸入霉菌或引致4健康問題!(按圖睇清👇👇👇

+4

潮濕、有水分滋生黴菌(霉菌)

黴菌(霉菌)只會在潮濕的季節出現嗎?並不,潮濕是有利因素之一,環境保護處的室內空氣質素資訊中心指出當室內環境合適時 (如浴室內潮濕的批盪牆面,放於廚房櫥櫃裡的麵包等) ,每個孢子都可以生長霉斑。

什麼有利黴菌(霉菌)的生長的條件?

1. 濕氣

2. 受水破壞:室內濕氣的來源包括濺水、滲漏及水浸等

3. 溫度10至40°C之間的溫度

大部份霉菌在20至26°C間會良好地生長。

4. 塵埃與污垢積聚

黴菌(霉菌)生長在尤其潮濕的物料上,看看哪些是常見的生長地方:(按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