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症|糖尿眼高血壓大近視高危唔夠瞓都有關?暗藏6種疾病警號

撰文:廖青霞
出版:更新:

飛蚊症不少人也聽過,患者會不時看到點狀、蟲形或環狀等,如漂浮物在眼前浮現,究竟會否影響視力?有否根治方法?視光師許佩珍會講解飛蚊症的成因,高危族群以及治療方法,讓大家及早預防。

「飛蚊」泛指眼睛所看到的漂浮物,形態各有不同,可呈點狀、絲狀、蟲形狀、線狀或環狀等;顏色或有深有淺,可隨眼球轉動飄移,屬於眼科常見的症狀。而飛蚊主要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飛蚊。

飛蚊症有機會是其他眼疾的警號。(Well Cabral/unsplash)

了解飛蚊的徵狀和成因:(按圖)

+4

飛蚊症成因

視光師許佩珍解釋,隨著年紀增加,雙眼都會出現變化,而出現飛蚊的原因主要與眼睛的玻璃體有關。玻璃體位於眼球,是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一塊無色透明膠狀體,其主要成分是水,同時含有少量蛋白質(膠原纖維)和透明質酸,具有一定彈性,有支撐視網膜的作用。

大約20歲起,玻璃體的中央會開始逐漸液化,即由啫喱狀變水,部分膠狀物會自然分解。當這些被分解的碎屑凝結在一起,並投影到視網膜上,就會形成陰影,成為大家眼中的飛蚊,又稱為生理性飛蚊。不過每個人的玻璃體液化情況不同,出現飛蚊的狀況及嚴重性也不一樣。

低頭族或睡眠不足導致?

坊間有說法,低頭族長時間看螢光幕或睡眠不足會引起飛蚊症,但視光師許佩珍對這些說法不盡認同,臨床上,有不少人表示在用眼過度或睡眠不足的情況下,飛蚊會更明顯,但並非引起的原因。

飛蚊會隨著體位改變和眼球的轉動出現上下升降,令患者會覺得飛蚊時多時少,在淺色的背景上,容易看到飛蚊在眼前晃動;在色彩繽紛、雜亂的背景下就較難發現。

▼除了生理上退化,飛蚊還可能是由其他眼睛問題引起:(按圖了解👇👇👇)

+2

有些人會出現突發性的飛蚊,很可能代表眼睛出現「玻璃體後脫離」,患者最先會留意到突然出現又明顯的飛蚊,形狀以圈狀最為常見,亦有部分人會看到一陣持續的閃光。

有兩類人屬較高危:

1 大近視(一般指600度或以上):近視度數深,眼球會被拉長,玻璃體就較易液化
2. 45歲以上人士:生理上退化,以致玻璃體會進一步液化及收縮

許佩珍指出,據統計,在65歲的人群中,高達75%會出現玻璃體後脫離,當中以女性較為常見。有部分患者病情發展較為緩慢,未必能察覺相關症狀。但由於玻璃體後脫離會令原先玻璃體對周圍組織的支持作用減弱,有機會增加視網膜裂孔風險,嚴重可致失明。

突然出現飛蚊需定期驗眼

另外,原本已潛在一些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假如玻璃體後脫離時沒有完全分離,有可能因為牽拉而造成出血或視網膜撕裂等嚴重情況。加上有時繼發玻璃體後脫離的視網膜裂孔,會在出現飛蚊後的1至3個月,才開始慢慢浮現。

故此,當出現突發性飛蚊時,除了要及早檢查外,建議數星期及數月後再作眼底檢查,不應因為症狀有所改善,就掉以輕心。另外,也要避免劇烈運動,甚至頭部撞擊,避免進一步牽拉到視網膜,造成脫落。

糖尿眼、高血壓也可造成飛蚊

另外,有一些出血性病變及炎症性病變,也可能會出現飛蚊的症狀:

出血性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玻璃體積血等
炎症性病變:眼疾如後葡萄膜炎等

▼如果你在出現飛蚊的同時,還伴隨以下情況,就應馬上接受眼底檢查,以分辨為生理性飛蚊,或是病理性飛蚊,以免延誤治療:(按圖了解👇👇👇)

+2

- 突發性飛蚊
-大量
-伴隨閃光
-阻擋視力
- 出現環狀黑圈
- 疼痛
- 畏光
-持續加劇
-撞擊或創傷後出現

飛蚊症如何治療?

現代醫學未有簡易的治療方法,可減輕飛蚊症狀。一般採取保守治療,引導患者學習和飛蚊共存,令大腦習慣及接受它。另外,建議要安排定期驗眼,監測眼睛變化

大部分的飛蚊都只會造成視覺上的困擾,很少會嚴重影響視力,但嚴重的個案如玻璃體出血或發炎、視網膜脫離及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可透過玻璃體切除手術處理,此為眼科複雜手術,有可能出現併發症,所以在術前建議先進行風險評估。

視光師許佩珍 (廖青霞攝)

相關文章:【青光眼】眼睛紅痛怕光因眼壓高? 深近視或糖尿病高風險可失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