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話你知 | 甚麼是語言發展遲緩?拆解0-3歲幼兒語言發展里程碑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很多新手媽媽在孩子呱呱落地就開始有各種擔憂,當中語言發展便是其中之一,擔心子女在牙牙學語時期學習說話和表達方面會落後他人。兩歲時還未開口叫爸媽就等於語言發展遲緩嗎?幼兒0至3歲不同階段應發出甚麼聲音才屬正常?近年因疫情關係小孩需配戴口罩,會影響小朋友的口肌發展嗎?本文請來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為一眾爸媽解畫,並提出相關建議。

0至3歲語言發展3大階段 孩子一歲左右懂得叫爸媽

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指出,幼兒的語言發展主要分為三階段:發聲期、字詞期及句法期。若發現孩子在理解和表達上比同齡兒童遜色,便應多加留意。

六至九個月 發聲期

六至九個月的嬰兒正值發聲期,開始對聲音有所反應,會尋找聲音源頭,例如當聽到父母說話時會望向他們,亦可以根據語氣改變而作出反應。另外,這階段的幼兒已開始有表達能力,能用「咔咔」笑聲或者身體動作溝通回應,或用哭聲表達需要,也可以發出沒有意思的單音或重複的聲音,例如 ba 或 da da da。

六至九個月的嬰兒正值發聲期,開始對聲音有所反應,會尋找聲音的源頭。(圖片:Shutterstock)

一至兩歲 字詞期

一至兩歲的孩子已擁有簡單的理解能力,可以指出熟悉的人物、物件、身體部位,明白家長簡單的指示或問題,例如「俾波波我」,能夠說出各種常見物件或動詞的單字,好像「爸」、「媽」、「奶」、「車」、「食」、「抱」等。幼兒到了兩歲時能理解和說出更多單詞並加入形容詞,開始組合雙元素短句,例如人物加上動作「媽媽抱」、動作加上物件「食餅」、物件加上形容詞「花花靚靚」。

兩歲至三歲 句法期

兩歲至三歲的孩子開始明白「上下」、「大小」等簡單概念,以及較複雜的指示,亦可以運用三個元素組成句子如「婆婆去街 」以及更多不同詞彙,如用輔詞、顏色、數量,並可以回答「邊個?」、「喺邊度?」等簡單問題。

怎樣算是語言發展遲緩? 家長需留意四大特徵

徐敏儀指出,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會有四大明顯特徵,包括迴避與別人的眼神接觸、對說話聲音反應欠奉、無意模仿別人說話、理解和表達上比同齡兒童發展較為遜色。家長可以多與子女溝通,從而觀察及了解是否出現上述四大徵狀,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尋求專業意見。

家長如何教導、鼓勵小朋友說話? 言語治療師提議四方法

徐敏儀續指家長在孩子成長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多與孩子互動,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他們說話,藉此訓練溝通能力。四種方法如下:

方法一: 由興趣衍生更多互動

家長可以按照小朋友的興趣衍生更多溝通和表達上的互動。例如在玩耍時,家長可更主動地形容事件或物件的狀態,針對小朋友有興趣的事物進行發問、指示。像在玩吹泡泡時,家長可向孩子形容泡泡大小、問誰去吹泡泡、指示他拍或吹泡泡。

家長可按孩子的興趣多互動,鼓勵小朋友溝通和表達。例如在玩吹泡泡時,家長可更主動地向小朋友形容泡泡的大小、指示小孩吹泡泡等。(圖片:Shutterstock)

方法二: 減少接觸電子產品

徐敏儀呼籲家長避免讓孩子過分倚賴電視、電子媒體、電子遊戲等。因為電子產品屬於單向溝通形式,孩子只能被動地接受訊息,缺乏回饋機會。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兩歲以下的小朋友不應看電視,以免減低社交互動接觸,影響腦部發展。

方法三: 製造合適的溝通環境

家長可以利用遊戲,製造合適的溝通環境。藉著不同的遊戲和活動,引導孩子接觸多方面的詞語和字句,幫助孩子把語言與象徵事物聯繫起來,學習並運用語言與人溝通。徐敏儀建議家長可與孩子玩一些假想性遊戲(例如煮飯仔)、角色扮演(模仿老師、學生)、程序遊戲(以先後次序連接詞去描述事件),透過玩遊戲亦可讓孩子演繹生活中不同角色,同時應鼓勵子女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增強孩子的社交和生活經驗。

方法四: 多進行親子溝通

徐敏儀指出孩子需要與其他人多接觸、多交談、多玩耍,才能促進及刺激腦部正常發展。家長在與子女溝通時,例如在說故事期間,也可以提出一些邏輯性或情景問題(如果迷路的是你,你會怎麼辦?),鼓勵孩子從聆聽中學習語句,藉着發問去提升他們的語言及邏輯力。

言語治療師指出,孩子需要與其他人多接觸、多交談、多玩耍,才能促進及刺激腦部正常發展。(圖片:Shutterstock)

戴口罩會影響口肌發展?

小朋友的口肌及語言發展受先天及後天因素影響 ,發音及語言問題與口罩未必有直接關係。然而,當戴著口罩時,小朋友會因為看不到對方口型,或者口罩令說話者聲音有所改變,有機會令小朋友接收不清楚及影響學習。有研究顯示,學童聽戴著口罩的人士說話,會比起聽沒有戴口罩的準確度和接收速度都略為遜色。因此,如需要學習新知識時,老師可多利用不同方法,例如文字、圖片、形象等 ,令小朋友更容易理解內容,減低口罩對其接受訊息的影響。

怎樣改善孩子口肌發展? 言語治療師剖析治療方案

徐敏儀指出,口部肌肉及功能會隨著年齡和累積經驗而逐漸發展,家長不應過分強求完美發音從而影響小朋友正常語言發展。徐敏儀建議在孩子一歲左右,可逐漸戒奶嘴或奶樽,減少舌頭長期前置,並增加口腔探索。一歲大的幼兒已能咀嚼半固體和較軟的固體食物,家長應避免把食物過度剪碎,好讓孩子多運用牙齒及肌肉咀嚼。用匙羹餵食時,家長可鼓勵孩子合上雙唇,主動用匙羹進食或飲用流質,進食後讓孩子自己用舌頭清理口腔內、牙齒四周及唇邊。

在孩子一歲左右,可逐漸戒奶咀或奶樽。(圖片:Shutterstock)

假如小朋友出現口肌障礙的徵狀,如經常張開嘴、啜奶有困難、兩歲半後仍有流口水情況、飲水時水會溢出口腔或鼻腔、進食時常反胃或嘔吐、未能模仿部分口肌動作(把舌尖提高、舔口唇或嘴角)、比起同齡小朋友有較多咬字發音不清等等,家長便要多加留意,盡快徵詢醫生或言語治療師的意見。

口肌訓練改善口部控制及活動能力

徐敏儀指出,如發現幼兒出現口肌障礙情況,言語治療師會建議患者進行口部肌肉訓練(口肌治療)。傳統治療以聽覺和視覺為主,而口肌治療則加入觸覺刺激,是一種多感官刺激的訓練方法。言語治療師會利用遊戲(如吹泡泡)、 訓練工具(如幼兒牙棒)、口肌治療專用工具等,為兒童的面部、舌頭、唇部、下顎及咀嚼肌等進行訓練,從而加強口部的活動性、敏捷性、精確度和耐力等來促進口肌控制,改善流口水、咀嚼及引導正確的言語發音。但徐敏儀提醒,口肌治療需要與其它言語治療方案一併使用, 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完成口肌治療後就會學懂說話,這並不正確。

徐敏儀亦介紹兩個簡單的吹氣和吸啜練習,家長可引導小朋友在家中進行,有助訓練口腔肌肉。一般而言,兩歲幼兒已能做出吹氣及吸啜動作。

一)吹氣練習

可讓孩子先嘗試吹走較輕的羽毛、棉花球或紙碎,按能力試吹泡泡、風車、哨子、口琴、笛子及蠟燭。如果孩子已能吹泡泡及笛子,家長可示範把泡泡吹得更大或更遠,或用笛子吹出不同聲量或長短音等。吹氣練習需要孩子懂得控制呼吸,亦可運用到口腔末端的軟顎,訓練下顎、面頰肌肉和咀唇的配合去完成吹氣,能間接提升說話的清晰度。

二)吸啜練習

此練習則可運用不同長短、粗幼及彎曲度的吸管(吸管越長、越幼則難度越高),去吸啜水或較濃稠的飲料如奶昔、果蓉,也可利用飮管吸起碎紙、貼紙並維持數秒。這動作可促進合唇、舌頭後縮及提升下顎的穩定性、控制和協調能力。

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