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媽攜女北上求醫 讚深圳醫療:手術治療3日好返 費用回港報銷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北上消費除「食玩買」外,亦有不少港人北上就醫。尤其隨著內地醫療水平提高,專家親診、無需排隊,價平又能返香港用保險報銷等因素,令港人即使無內地醫保或商業保險,亦願選擇北上深圳到知名的三甲醫院就醫。
近期,一名港人媽媽便因此帶女兒到深圳羅湖醫院接受鼻敏感手術,她告訴《香港01》,深圳治療排隊時間短、配藥手術亦安排緊密,第3日便可回家,效率更高。

在羅湖醫院的耳鼻喉科住院部,港人王女士(化名)正陪剛剛做完手術的女兒休息。女兒今年讀小二,因鼻敏感難以入睡困擾許久,「她塞住太多了,80%都塞住。」如果不做手術,除了呼吸困難、打噴嚏外,對耳朵、口腔、牙齒都有不同程度影響。

「(香港)公立醫院最快也要排一年多,除非情況太嚴重。」為了減少女兒痛苦,快點接受治療,王女士直接放棄在香港醫院排隊就醫,選擇北上深圳尋求「快速療法」。

無需排隊、專家治療 深港最大不同:深圳更快

王女士選擇的羅湖醫院是深圳30多家三甲醫院之一。內地將醫院分為「三級六等」,三甲醫院為最頂級醫院,在所在地區擁有最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承接科研任務等,病床數亦需要在500張以上,每張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和0.4名護士。

王女士透露,她的另一個孩子也曾於幾年前在該醫院治療鼻敏感,沒有再復發過。這次為女兒治療的主刀醫生與上次是同一位,「她很好的,很有經驗」。

醫院的醫生介紹欄可見,為王女士女兒做手術的醫生為羅湖醫院的耳鼻喉科主任,從事耳鼻喉治療30餘年,是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王女士還表示,在香港就醫無法選擇醫生,且部份為「剛實習出來的醫生」,「都不知是微創還是什麼技術」。

在用藥方面,王女士稱,香港與深圳最大的不同是會「慢慢來,反正他們也不著急」,所以不會給患者頭孢這樣的抗生素。王女士認為,這會延長患者的痛苦,「這邊就不同會直接給,好的更快」,但她還是心疼地說,手術麻醉對於小朋友來說「始終有點傷咯」。

+1

內地三甲醫院就醫可返香港報銷

沒有內地醫保港人北上求醫,意味著需要自費治療。不過,隨著內地開放更多便利給港人,在深圳居住工作的港人亦可以購買內地醫保;此外,香港亦有愈來愈多保險公司推出大灣區醫療保險,在部份指定醫院或者公立三甲醫院就醫,可返回香港後報銷。

王女士表示,這次治療及手術費用大約在1萬元左右,雖然自費,但回到香港後可以報保險。不過護理費、耗材(針管、鹽水袋等)等不能報銷,床位費亦需要在200元/晚以內。王女士購買的醫療保險「沒有規定哪個醫院,只要是三甲醫院都行」,至於最終能報銷多少,她則表示需要填表等保險公司評估。

這次返回內地治療,王女士為女兒請了3日假,第1日入院,第2日做手術,第3日便可返香港家中。女兒的手術很順利,僅半個鐘便結束,需要留多一晚觀察。由於是未成年,且醫生要求需要家人陪護,王女士只能晚上留在醫院和女兒一起擠在小小的病床上休息。

香港醫療一直有人手、床位不足等問題。對比香港,羅湖醫院的住院部內有較多空置病床,但王女士說,前一日外面走廊也住滿了人。該住院部的每個病房可以容納4張病床,走廊上也放著幾張空置的臨時病床,護士表示,每日床位費大概在幾十元,港人與內地人收費相同,「來醫院大家都是病人,是平等的。」

王女士攜女北上求醫並非個案,隨著香港發行大灣區醫療券,港人北上看牙、體檢等已是日常。與其在超負荷的香港公立醫院輪候數年,或者負擔私立醫院的高昂治療費用,北上似乎成為不錯選擇。

此前,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在《施政報告》發布前表示,若香港醫療券的應用範圍,將擴至大灣區三至五間「三甲醫院」可減輕香港的財政負擔,並能解決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病人亦可及早接受治療,一舉三得。他亦建議除了增加適用的醫院外,長遠而言,醫療券的使用範圍應再擴展至做手術,以及購買內地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