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灣「第三勢力」如何在藍綠對決殺出重圍?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2020年台灣大選日益逼近,各黨紛紛開始競選活動。受限於台灣選制與政治競爭主軸的壓力,「第三勢力」一直未能成形,定位也紛雜不一。所謂「第三勢力」,在台灣包含兩種解讀,一個是意識形態上的非藍非綠(故小藍、小綠不算第三勢力);另一個則是指國、民兩大黨外的其他選項。就實踐來看,有人將兩種思維合而為一(如柯文哲),有的則是專指其中一種(例如時代力量)。
如果使用廣義的解讀,國民黨、民進黨以外的諸多政黨都視為「第三勢力」,則包含親民黨、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等都可算入,截至9月19日止,台灣內政部登記在案的政黨共有351個,數目算是極多,可是有影響力的比例並不高,真正獨大的還是國、民兩黨,在兩黨的格局中,第三勢力要如何捉住屬於自己的政治光譜?
撰稿:林嘉禾

時代力量歷經立委林昶佐(左)、洪慈庸退黨後,元氣大傷。(譚英瑛/多維新聞)

台灣自1996年開始的總統大選是典型單一選區制度(一個選區、選出一人),73席區域立法委員選舉則自2008年第7屆起,亦改為單一選區制;另一方面,台灣民主化後,政治競爭的主軸一直延續統獨光譜而開展,亦未能脫離;每逢大選,最重要的議題仍是圍繞統獨開展。在單一選區制、且競爭主軸是統獨光譜的結構下,若要追求非藍非綠的第三勢力,看起來最應該做的就是攻佔意識形態的中間點,在台灣,統獨光譜的中間點,就是既不統一、也不獨立。

看起來站在中間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政治學「中位選民定理」清楚揭示,一旦原有兩側候選人亦將立場移往中間,則選民政策偏好圖的常態分配下,他們可以吸引到自己原有的票源以及靠近中間的票源,反而第三勢力空間會被擠壓,重新尋求光譜上的最大「空白處」,如此往復不已,三方競爭將會極難尋覓平衡點。

柯文哲籌組民眾黨,盼望能撼動藍綠版圖。(洪嘉徽攝)

更嚴峻的挑戰是,當下台灣的統獨光譜早已產生質變、更難拓展。因藍營「共主」國民黨的政策早已改為「不統、不獨、不武」,所以光譜上的「統一端」成為邊緣、經營它的新黨一直未有起色,縮小的格局下,其他「第三勢力」很難在裡面站穩腳跟,例如,雖然「不統」、「獨立」、「主體性」、「台灣價值」等概念的解讀仍有非常多言詞運用的空間,但實際上並沒有辦法真正拓展光譜選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柯文哲雖有很強的個人特質,但他的兩岸政策思維跟美中台三角戰略的避險立場,實與國民黨如出一轍。

既然在意識形態上,「第三勢力」很難依循統獨光譜找到新的立足點,對它們而言,唯一可能的突破方向,就是改變政治競爭主軸,以左、右翼光譜來做為競爭軸線,只有使政治焦點聚集在政策良窳的討論,才能讓第三勢力所痛恨的「藍綠惡鬥」得以轉化、予台灣政治競爭風氣有再生的機會。

藍綠惡鬥在立法院相互杯葛是台灣的政治生態。(資料圖片)

其實,以左、右翼光譜作為政治競爭主軸,也是歐洲成熟民主國家的主要樣態,一旦是以左、右思維當作競爭軸線,則雖然單一選區制與政黨門檻還是可能傾向兩大政黨的結構,但「第三勢力」將有更多空間尋找自身的定位與建立穩定客群,一旦跨過5%門檻得到席次,較能夠長久經營,不會如以往台灣幾個「第三大黨」這般忽明忽暗、瞬間熄滅,而且隨著社會持續發展,有朝一日也可能成為主流大黨。

2020年大選,「第三勢力」若要能夠扎穩馬步、扭轉政治競爭主軸,戰略上最值得采用的就是不斷曝光改善社會經濟政策的主張,爭取台灣民眾的認同。然而台灣大選往往在最后回歸到統獨藍綠的對決態勢,這是台灣民主制度很難跳脫的制約,「第三勢力」在台灣要想真正的走出新局,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