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國醫療外交奏效 哪一非洲國家發揮「特殊貢獻」?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大爆發,非洲各國都未能倖免於難,當地病例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在「一帶一路」項下,非洲是中國政經實力擴張的重點所在,而中方也在是次疫情援助區內多國,醫療外交的成效較在歐美更為顯著。

南非統帥:只有中國在我們這一方

法國《世界報》非洲版在4月2日發表專題報道,題目為中國對非洲的「陽光攻勢」,主旨為隨著內地疫情緩和,中國駐非洲各國的外交官們已反守為攻,由最初發聲反擊污名化和陰謀論,到了現在大舉宣揚中國黨政機關的制度優勢。更為要者,中方的「醫療外交」的而且確地能幫助非洲國家抗疫。

在硬件方面,中方供應口罩、測試劑和防護衣物予受災地區;在軟件方面,中方不單止安排兩地專家交流抗疫經驗,兼且派遣醫療隊伍以實地支援非洲前線。南非國防軍統帥索克(Solly Shoke)便表示:「我們樂於接受所有善意,但就當下而言,只有中國在我們這一方。」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Getty Images)

其實不止非洲,中國在歐洲也推行醫療外交,《世界報》即在3月24日的社評警告,當中政治宣傳成份昭然若揭, 若果歐盟未能有效支援意大利之類重災區,就會在地緣政治角力處於下風。話雖如此,事實是有求便有供,歐非兩洲缺乏醫療工業能力,內部未能統籌互助又無第三方支援,中方可說適逢其時而已。

運用外交手腕四兩撥千斤

過去兩星期,不時有報道指部份華製口罩批次不合規格,而中國供應商臨時取消訂單以謀取更高收入,可見中方的醫療外交仍存在流弊。非洲的情況亦不例外,同樣出現批次品質不對辦、檢測劑無法使用、物資被本地權貴挪用等問題,現實確實不如宣傳般理想。

另一方面,據法新社4月9日報道,尼日利亞作為非洲人口最多國家,當地醫護協會質疑,政府引入中國醫療隊伍會打擊本地人員士氣,而且與其尋求外援,不如先確保本地醫護有足夠裝備。該報道又指尼國流傳中方援助物資被病毒污染,致使該國疾控機關需要介入闢謠。

按圖了解專家防疫招式(【防疫】摸面易中招!不自覺每小時會摸23次!教你4招戒自摸):

+32

全球醫護物資短缺,醫療上品質參差可能會加劇感染風險,而政治上卻總是「有總好過無」,所以中國不難於駕馭上述問題:商務部在4月9日表示,批次「不合格」源於中歐標準有異,而有歐洲用戶不熟於甚至錯誤使用產品;10日,海關總署宣布就11項醫療物資實施出口商品檢驗,加強醫療物資出口品質監管。

有些問題用行政技術解決得了,而另一些問題則可以藉外交手腕四兩撥千斤。《世界報》非洲版便提及,在整個醫療外交布局中,走在援助前台的看來是中非民間力量,然而在轉贈儀式裡,不時見到中國和當地官方代表身影,而有民間代表則承認,以個人名義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名」行事。

馬雲成為援非明星人物

官方穿針引線,民間落手執行,外交上能夠保持進退空間。內地首富馬雲身為中共黨員,便以旗下「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的名義,成為中國醫療外交的明星人物,出錢出力支援世界各地疫區,非洲多國均得以受惠,也呈現出中國對非外交的多年籌謀。

冠狀病毒在不同環境存活情況(【防疫】摸面易中招!不自覺每小時會摸23次!教你4招戒自摸):

+9

在中方支持下,埃塞俄比亞前衛生部長、外交部長譚德塞於2017年當選世衛總幹事,其應對疫情的表現也屢獲中方贊許。埃國在中方醫療外交亦發揮「特殊貢獻」:埃航近乎包攬非洲內部的中方援助配送,而埃國外交官更充當押運代表,例如親赴科特迪瓦的機場,移交馬雲所捐贈物資予當地機構。

雖然《世界報》非洲版形容此等安排為「聞所未聞」,但就本質而言,託付民間代理人及區內代理國,在冷戰時期就是通行做法。中國醫療外交在非洲迄今尚算成功,區內反彈遠未如歐美般強烈,然而在一片祥和氣氛下,傳出在內地的非裔族群被歧視和被驅趕,引發非洲多國抗議,可說是潛藏一道未知去向的暗湧。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