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 中國核物理學家劉暢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近年越來越多在美國任職的中國教授選擇返回中國,日前核物理學家劉暢宣布在美國工作多年後,2月份決定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回到母校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

據了解,劉暢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等離子體物理與核聚變,重點關注磁約束聚變裝置中逃逸電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相關的物理問題,為下一代核融合裝置設計緩解破裂和逃脫電子的可靠方式。

《觀察者網》報道稱,在能源議題上,新一代核能能源技術的發展成為未來的重要目標之一,「可控核聚變」則是該領域中被認為是「清潔能源」突破的關鍵技術,而核聚變也正是劉暢的主攻項目之一,在大陸持續高速推進核電使用的環境下,劉暢的加入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公開資訊顯示,劉暢2011年7月獲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學士學位,2017年2月獲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系等離子體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他在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作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中美關係轉冷,近期在美的中國科學家許多都選擇歸國,他們的考量包含在海外缺乏歸屬感、擔心美國政治環境等。

近期包括在計算機科學家和區塊鏈專家陳婧、在美國埃默里大學任教逾10年的生物統計學者胡懿、在美國工作40多年並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計算物理學家陳滬東等,都在返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