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雙減|從嚴治理嚴禁資本化 官媒:從教培機構入手是擊中要害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中國教育改革正雷厲風行推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上周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意見》),強調義務教育階段進一步落實「減輕學生功課」及「減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方向,當中針對校外教培機構的條款,更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今日(2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公眾號《俠客島》評論稱,從整頓校外教培機構入手展開教育改革,可謂是擊中要害。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產品,必須堅持公平優先,而非逐利;若任由校外培訓機構製造焦慮、超綱培訓,將會破壞整體教育生態。

評論指出,有人認為教育是剛需,只要高考仍然存在,競爭的重心就會不斷下移,父母更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事實上,上述想法反映了目前的教育現狀,包括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職業教育不被普遍認可;優質就業崗位愈發稀缺,用人中的「唯學歷論」導致普遍「學歷軍備競賽」。

6月9日,河北雄安的高考考生結束最後一場考試,同學見面後互相鼓勵。(中新社)

換言之,理想狀態應該是義務教育資源分配較為均衡,各校的師資相差不大;學生可根據天賦秉性和特長自由選擇發展道路;社會普遍認可「行行出狀元」的觀念,不同職業都能得到體面的待遇、可預期的職業發展和社會認可。

惟現實歸現實,人社部的數據顯示,中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僅26%,高端技術人才缺口已超過2000萬。雖然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已經超過本科,高職院校卻招生不易,生源數量甚至出現下滑。因此,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評論指出,教育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盤思考、整體設計,必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產品,必須堅持公平優先,而非逐利。義務教育是國家法定職能,不承擔選拔、篩選功能,均等化是基本要求。

評論認為,理想狀態應是義務教育資源分配較為均衡,學生可根據天賦秉性和特長自由選擇發展道路。(新華社)

政府從整頓校外教培機構入手展開教育改革,可謂擊中了要害。其一是打擊教育領域過度資本化,給資本劃一條底線,即公共事業不能淪為資本逐利的暴利行業;二是明確學校責任,該學校擔負起來的責任絕不能推給市場、推給家長;三是逐步統籌分配教育資源,包括整頓學區房,讓義務教育真正體現公平和社會屬性。

評論指出,改革起初或會引起家長的不理解甚至焦慮,但當絕大多數學生進入均等化的教育環境後,社會預期也必然得到改變,被畸形教育市場激發起來的焦慮心態也會得到緩解。說到底,義務教育均等化不是平均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打下較為均衡的基礎,再充分釋放個人的禀賦。因此,國家要做的就是築牢基礎,這也是教育公平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