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識深事|內地首次設立「暗夜保護區」 深圳將建大鵬星空公園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暗夜保護區(DSR)是指一處擁有特別或傑出星空和夜間自然環境的大面積公共或者私人地域,受到專門保護,用於科學、自然、教育、文化遺產保護和公共分享。

深圳市近日發布實施《深圳市城市照明專項規劃(2021-2035)》,依託位於大鵬西涌的深圳市天文台,建設「大鵬星空公園」,在國內首次設立「暗夜保護區」。《規劃》提出,嚴格控制公園周邊民宿及商業區的景觀照明建設,規定景觀照明亮燈時間,使遊客可在公園欣賞到純淨燦爛的星河。

2019年11月29日,深圳傍晚的夜空上演「四星連珠」,土星、月亮、金星、木星西南天空依次排列,(視覺中國)

據《深圳特區報》介紹,「大鵬星空公園」將規劃星空體驗區、望遠鏡觀測區及旅遊服務區,遊客可在公園體驗帳篷露營、天文望遠鏡、紅光手電租用服務等。深圳希望將該公園建設成為「平衡城市夜間公眾活動與生態保護需求」和引領城市新型夜間經濟形式(暗夜經濟)發展的先行示範區。

市燈光環境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園建設時,將嚴格控制公園周邊民宿及商業區景觀照明建設,規定景觀照明亮燈時間,力爭通過光污染整治及相關活動組織,讓該公園獲得「國際暗夜社區」認證。

除了要打造暗夜保護示範區,嚴控市民關注的光污染問題也是《深圳市城市照明專項規劃(2021-2035)》的重點內容之一。《規劃》要求深圳灣超級總部片區、國際低碳城、河套片區、壩光國際生物谷片區及小梅沙海岸帶片區內嚴禁媒體立面照明;居住建築、醫療建築、教育建築嚴禁媒體立面照明。若涉及候鳥遷徙、遷移需求,還應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候鳥遷徙季主動進行生態避讓,嚴格限制景觀照明的開啟及動態照明的使用。

深圳天文台上拍攝到的星空。(深圳特區報)

《北京青年報》的評論認為,治理光污染和降低碳排放,是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內在需要。設立「暗夜保護區」,充分利用暗夜資源,給動植物營造夜間棲息地,為生態環境建設保駕護航,有助於「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