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疾控局:20條措施是優化第九版防控方案 解決處置疫情的瓶頸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近日,國家疾控局相關負責人接受央視專訪時提到,二十條優化防控措施能有效應對各地在疫情處置過程中的一些瓶頸和困難。

傳染病防控司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優化後的防控政策舉措能有效應對疫情處置過程中的瓶頸和困難,例如隔離資源緊張,採樣和檢測能力等問題,要將有限的資源盡可能地投入疫情傳播風險高的人員和區域上。

優化防控措施調整了外防輸入防控措施,包括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1次等。

對於相關調整會否加大外防輸入壓力,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稱,「國際整個疫情的情況,病毒變異的情況,以及對於入境人員管控措施評估的數據,更多是統籌我國疫情防控跟國際交往,便利人員往來」。

她表示,在試點評估發現,入境人員入境後首次核酸檢出陽性,即CT值大於等於35的人群,大部分是既往感染。隨着新的Omicron變種病毒潛伏期進一步縮短,遂調整入境人員的管控周期為「5+3」。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稱,本次優化措施再次強調核酸檢測原則,與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完全一致。(影片截圖)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確提出,若明確傳播鏈清晰,沒有發生社區傳播,就無須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只需要對風險區域和重點有感染風險的人員做核酸檢測。

王麗萍指出,本次優化措施亦再次強調核酸檢測原則,無疫情的地區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且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與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完全一致。

二十條措施是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優化和完善,但措施中沒有提到的依然要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執行。

王麗萍舉例,第九版防控方案中曾對「時空伴隨」有所闡述,雖然二十條措施沒有提及,但仍然要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處理,即「時空伴隨者」做流行病學調查後進行「三天兩檢」,及時排查,「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都是各地加碼的做法」。

她強調,無論是哪種管控方式,管控時間都是以人員末次暴露的時間起計,「起始時間應該以判定為末次暴露的時間為準,而不應該以追蹤到這個密接的時間開始算起」。

國家疾控局傳染病防控司一級巡視員賀青華稱,二十條優化措施並不意味放鬆,而是要求更高、標準更嚴。(影片截圖)

賀青華強調,二十條優化措施並不意味放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沒有變,反而是要求更高、標準更嚴,防控措施要求更加精準科學,更加快速有效,以最小的代價,在最短的時間,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賀青華指出,中央到地方已經建立的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每天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盡可能防範和杜絕「一刀切」和層層加碼,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影響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