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病懶人包|日本首現人傳人病例 SFTS是什麼?4招減叮咬機會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3月19日表示,日本國內首次確認出現SFTS(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又稱蜱蟲病)人傳人的病例。事實上此病並非日本獨有,在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均有出現,各地政府也有建議民眾小心提防蜱蟲叮咬,減低遭染病的機會。

SFTS是什麼?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是SFTS病毒(SFTSV),它可以透過直接被蜱蟲叮咬傳播,例如是攜帶病毒的蜱蟲,或透過被蜱蟲叮咬的受感染動物(野外或戶外飼養的動物)的體液傳播,也有透過感染患者的血液和體液接觸感染的報告。潛伏期一般不超過2週。

此病最早由中國鑑定,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2009年春夏期間,湖北省、河南省部份農村地區報告一種原因不明的傳染病,至2010年,中國疾控中心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為主的病例展開一系列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研究,很快從患者血液中分離出一種新型病毒,命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簡稱SFTS病毒。

點圖放大瀏覽蜱蟲相關照片:

+12

人傳人風險有多大?

SFTS病毒可以通過人與人傳播,但日本厚生勞動省也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感染並非很容易就發生,例如是發生於接觸患者血液或體液的醫務人員。

在日本新發現人傳人的個案中,便是一名替SFTS病人檢查的20多歲男醫生,在第一次接觸後11天出現發燒症狀,確診SFTS。在患者確診前的檢查過程中,醫生只戴口罩,並未戴手套,在患者過世後,醫生戴上手術口罩和手套拔走患者體內的導管及縫合傷口,但沒有戴護目鏡。

這次是日本發現的首宗人傳人個案,以往在中國、韓國也曾錄得此病的人傳人個案。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指,急性期病人血液或因該病死亡患者血液或體液中含有病毒,有傳染性,重症患者常出現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嚴重出血,傳染性也強,醫護人員可因搶救、護理重症病人而引發院內感染;照料患者的家屬或護保人員等也可能會因日常近距離護理有出血表現的重症病人而被感染。

中心指,殯葬人員、家屬在處理因SFTS死亡的患者遺體時也有可能感染,雖然也有通過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感染的報道,但極少見。

【延伸閱讀】女子被蜱蟲咬腳竟喪命 日本爆全球首例「人類感染Oz病毒死亡」(點圖放大瀏覽):

+8

致命率有多高?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SFTS的致死率約5至15%。目前未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

患者發病後第一週多數有發燒、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等特徵,也可能有噁心、嘔吐、腹瀉、頭痛、肌肉痛、淋巴腫大等症狀,並會有出血傾向;發病後第二週可能導致肝臟、腎臟等多重器官衰竭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第三週多數患者走向復原病程,少數重症患者則可能死亡。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網站統計的數字,從2013年4月至2024年1月,研究所共錄得939宗SFTS病例,當中104人死亡。網站也發布一張推定感染地區的圖表,顯示日本病例集中於該國西部。

SFTS(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又稱蜱蟲病)日本病例的推定感染地區分布圖,可見病例集中於日本西部(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網站)

如何減少蜱蟲叮咬機會

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蜱蟲主要棲息於草地、樹林等野外環境,經常於戶外活動者較容易受感染,例如是登山者、農夫,網站就此建議預防蜱蟲叮咬的4招:

1. 穿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襪、長靴

2. 使用政府核可防蚊藥劑

3. 不接觸野生動物

4. 返家後盡快更衣沐浴

若發現蜱蟲叮咬皮膚怎麽辦?

中國政府網站指出,一旦發現有蜱已叮咬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或用煙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份,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引起過敏反應等。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

網站指出,無論是在人體或動物,還是在牆面、地面發現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要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取後燒死;如不慎皮膚接觸蜱,尤其是蜱擠破後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

【延伸閱讀】「超級床蝨」大舉入侵日本 東京大阪電車現蹤 不怕任何殺蟲水(點圖放大瀏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