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客機意外|氣阱防不勝防?前空姐教路乘客避免受傷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從倫敦希斯路機場飛往新加坡的新航航班SQ321,疑似在飛行途中遇上氣阱(air pocket),使得飛機突然下降,導致一名乘客死亡和多名乘客受傷。氣阱是怎麼一回事?乘客在飛行途中如果遇到強烈氣流,又應該如何避免受傷?《聯合早報》整理相關的資料,並找來熟悉飛行安全程序的前空服人員解答疑問。

問:飛行途中遇到的不穩定氣流是什麼造成的?不穩定氣流為什麼會讓飛機的飛行高度突然改變?

答:高空中的大氣急流(Jet streams)、空氣溫度的突然變化、地形不規則造成的風向變化,以及暴風雨中的風勢,都可能導致不穩定氣流或強烈氣流。根據物理學原理,強烈氣流中的風速風向變化會影響機翼升力,造成飛機飛行高度的改變。

問:飛機起飛前有沒有可能預測到什麼時候會遇到強烈氣流?會採取那些安全措施?

答:據現年44歲前空姐賴薈伊說,機師起飛前確定飛行路線時,會根據地形變化和氣象預報,預測可能遇上氣流的地區。在進入這些地區之前,機長會啟動安全帶警示燈,要求乘客系好安全帶。如果飛行過程中預計將遇到比較嚴重的氣流,機師也會提早要求空服人員暫停機艙餐食服務,回到位置上坐好並繫上安全帶。

想看客機緊急降落後更多現場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1

問:氣阱是什麼?它常見嗎?能預測嗎?要怎麼避免受傷?

答:氣阱是大氣中空氣密度低或者出現下降氣流的局部區域,它可能導致飛機飛行高度突然下降。氣阱是無法預測的,乘客和空服人員很有可能在飛機進入氣阱時無法做出任何反應而被拋起。不過,氣阱非常罕見,許多機師和空姐在整個飛行生涯中都不會遇見這個現象。因此,建議無論安全帶信號燈是否亮起,乘客都應該儘可能繫上安全帶。隨身攜帶的物品也應該放在指定位置,避免飛機大幅度顛簸時,物品移動造成更多傷害。

問:強烈氣流常見嗎?它會造成人命傷亡嗎?會造成飛機墜毀嗎?

答:強烈氣流並不常見,乘客和空服人員如果繫好安全帶,遭遇致命傷的概率也不高。強烈氣流造成飛機墜毀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為現代飛機經過嚴格的極端測試,強烈氣流直接引發災難性故障的可能性接近於零,機師也能夠在雷達上看到晴空氣流以外的惡劣天氣,並有5到10分鐘的時間作出反應。

想看客機緊急降落後更多現場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問:氣候變化會帶來更多的強烈氣流嗎?

答:根據英國雷丁大學2023年的研究,隨着氣候變化,晴空中出現的強烈氣流比過去更多。美國和北大西洋上空的增幅最大,飛越歐洲、中東和南大西洋的航線,也有更多的強烈氣流。

問:SQ321飛越的空域經常出現嚴重的氣流嗎?

答:一名不願具名的機師說,氣流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出現,以SQ321緊急降落前飛越的空域來說,孟加拉灣一帶不時會出現強烈氣流。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