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友學園】財務省甘冒死竄改文件 細讀日本官邸主導政治陋弊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森友學園風波持續發酵,財務省再被揭曾要求國土交通省就迎合賣地需要修改文件。事件不僅已造成政治災難,財務省亦可能因此解體,引發大地震。今天是時候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何財務省願犯下這個可被判死刑的大罪?

森友學園風波中的另一主角 ───財務省是日本最大官僚機構之一。(視覺中國)

日本電視台0TV報道指,財務省曾就森友學園賣地價錢要求國土交通省修改文件,以免造成價錢不一,但國交省最終沒有跟從,把原版直接交付會談檢查院審核。事件讓財務省在森友事件中罪狀再加一條。

責任誰屬 官僚還是官邸?

日本財務省早前承認竄改文件,刪除包括首相安倍晉三夫人安倍昭惠等所有與政治相關的段落。安倍堅持事件與他及他夫人無關,亦拒絕讓他夫人前往國會接受質詢。

財務省理財局長太田充在周一(19日)在國會中表示,財務省當年之所以在審批文件中記載安倍昭惠的理由,是因為她是首相夫人,發言舉足輕重。意味不管安倍昭惠是否在過程中有參與磋商,她「這塊地很好」的發言間接促成了這次賣地結果。

因安倍過去曾表示若事件與他或妻子有關會辭去首相一職,一眾在野黨借機迫令安倍下台。事件已演變成安倍政府與在野黨間的攻防戰,關鍵在於安倍昭惠的記載被刪除是財務省官僚的責任,還是官邸,即安倍政府的責任。

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當年就是以「打倒自民黨」為口號,強行拆散舊官僚體系推動改革,形成今天的官邸主導政治。(視覺中國)

官邸主導 官僚忘記身為「公僕」的責任

但在討論安倍應否辭職前,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為何財務省會成為醜聞的主角。為迎合政府竄改文件是財務省單獨的問題,還是整個政府官僚架構的問題?

日本現今處於一種名叫「官邸主導」(或稱首相主導)的政治模式,意即由內閣政府親自定立政策,再交由下方官僚執行。如此運作下權力集中在官邸內,官僚只不過是跟隨內閣政府需要,並造成所謂的「政高黨低」,內閣大於一切的情況。

因此這次的竄改風波,可以說是如此官邸主導下出現的副作用或是弊病,官僚忘記身為「公僕」的責任,變成只為官邸服務,不惜竄改公文迎合政府。

關鍵並非誰主導 事件雙方有責任

官邸主義並非只有害無益,實際上21世紀日本政治從「官僚主導」改變成官邸主導,正是因當年日本親嘗官僚權力過大造成的惡果。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官僚體系有如龐大利益集團,官商勾結嚴重,政府推行改革處處受阻。而當年日本經濟持續向下,舊有政制拖累國家發展關係,日本政府決定借郵政民營化強行拆散官僚體系,打造成今日以高效著稱,由上而下的官邸主導政策。

所以今天的政府官僚架構沒有絕對的對錯,過去日本政府亦並非從未曾犯上任何錯誤。但這次事件的重點,是源自現今政權的一大特色:安倍勢力過大毫無對手,在包括執政黨內部也沒有多少反對聲的「安倍一強」背景,整個官僚都成為安倍政權的「仕奉者」。不論安倍有否在森友學園賣地中直接指示,官僚亦會「忖度」官邸的需要,給予其方便。

竄改風波中官僚固然需要負上全責,但官邸亦脫離不了一定責任,因歸根究底問題是今天政府與官僚關係背景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