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執政一周年|美媒:美國政府未兌現部份抗疫承諾 國家不團結

撰文:房伊媚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於1月20日迎來上任滿一周年的日子。美媒1月17日和18日評價這位總統的表現指,華府在過去一年來仍未兌現部份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關鍵承諾,國家依然不團結。

拜登2021年就任總統時,推出長達200頁的抗疫計劃書。《華盛頓郵報》1月18日稱,華府未兌現部份關鍵承諾。

未能保護醫護人員

政府在抗疫計劃中承諾保護必須在疫情期間工作的人士、減慢新冠病毒傳播。《華盛頓郵報》1月18日指,一名護士肯尼迪(Cathy Kennedy)批評拜登曾承諾他會照顧醫護人員,但事實並非如此,她擔心醫院人手不足時,染疫醫護人員仍須工作。她指責白宮未能保護他們,例如未有制訂永久的工作場所安全標準。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圖為1月10日,美國芝加哥一間學校的學生放學。(AP)

未能保護院舍住客

拜登在抗疫計劃中承諾確保安老院、療養院住客安全,包括增加職員人手以及推動疫苗接種。但美媒指院舍人手短缺問題持續,很多年長住客也未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

未能妥善安排檢測

拜登承諾以可預測且穩健的方式,採購新冠病毒檢測工具,以及協助學校實施病毒檢測措施。

醫療業領袖批評政府沒做到這些事,很多國民表示買不到家用檢測工具,要在檢測站排隊接受檢測。很多家長、老師、教職員投訴,政府沒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令學校要自行想辦法安排病毒檢測。

美國國會:圖為2021年12月3日,美國國會山莊的外觀。(AP)

國家不團結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並非拜登面對的唯一挑戰,美聯社1月17日稱,拜登上任一年後,國家仍面對不團結的問題。

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共和黨人聲稱2020年大選有選舉舞弊的情況,他們的支持者更於2021年1月6日衝擊國會。美國各界陷入分裂,國民擔心這些事會動搖民主根基。

改革選舉權受阻

拜登上任後,主張改革選舉權,以保持選舉的公平。他呼籲暫時取消參議院的「拉布」(Filibuster)規則,讓民主黨可不受共和黨阻礙、推動選舉權改革法案獲通過。然而,有民主黨參議員反對改變議事規則,因此拜登1月13日表示,他不確定選舉權改革法案能否於2022年在國會過關。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圖為1月4日,美國首都華盛頓民眾在超市購物。(AP)

通脹加劇民怨

美國通脹問題持續,令拜登面臨更大的民怨。勞工部1月12日公布,美國2021年12月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7%,增幅為近40年以來最高,民眾經濟壓力增加。

白宮和民主黨曾表示,拜登的氣候和社會政策法案、即《重建更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獲通過後,可降低美國家庭生活開支,彌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但民主黨參議員曼欽 (Joe Manchin)因擔心通脹問題而於2021年12月表明反對眾議院通過的《重建更好未來法案》,大幅降底法案獲通過的機會。

恐損中期選舉成績

經濟問題影響國民對拜登和民主黨表現的評價,更有可能影響選民在11月中期選舉的投票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