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不論中美審計協議結果如何 逾百中國公司有望避免除牌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美媒9月9日稱,當大量中國名企能否繼續在紐約上市的命運取決於本月的一份美國審計調查結果時,許多不太知名的公司認為,它們已經找到了避免退市的方法。

《華爾街日報》9日稱,它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提交給美國會計監管機構的文件的評估,發現有100多家公司可能避免退市威脅,這要歸功於美國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中國公司時使用了一種變通方法。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外國機構獲取中國企業的審計底稿——即審計人員在審查客戶賬目時創建的文件。但是,一些總部位於美國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已能夠與中國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和獨立承包商合作,對中國公司進行審計,而它們的審計工作基本上是在這些美國會計師事務所的電腦系統上進行。

這些原始審計記錄由這些美國會計師事務所保存,因此可由美國監管機構查閱,也能接受檢查。這意味着,這些美國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客戶沒有違反2020年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根據該法案,如果一家公司的審計機構連續三年不能接受美國審計監管機構檢查,將禁止交易這家公司的證券。

SEC去年底通過修訂《外國公司問責法》,當中賦權SEC可以將在美國上市但又不遵守當地監管機構訊息披露要求的外國公司停牌甚至除牌。(PCAOB網站截圖)

迄今為止,已有逾160家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定未遵守美國的審計規則,其中包括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至少有130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還沒有被列入這一未遵守規定的公司名單,不過在下一輪年報提交後,這一數字可能會下降。

在應用這種變通方法的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當中,有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樂居和金融科技平台嘉銀金科。據FactSet數據,這兩家公司去年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中國。

今年早些時候,一些有跨國業務的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改用設在美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其他許多公司也在這樣做,就連那些沒有海外業務的公司也是如此。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SEC在9月6日警告了有跨國業務的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明確表示此類公司的美國審計機構需要密切監督海外承包商。該聲明未直接針對主要在中國經營、由美國機構遠程審計的相關小型中國公司所採用的變通辦法。

今年4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制裁了兩家美國會計師事務所,因其未能正確地監督在香港的外部審計機構,並在一家未註冊的中國公司進行了基礎審計後出具了審計報告。不過,SEC表示,只要主審計師能夠履行職責,這種變通方法仍然是允許的。

《華爾街日報》報道,如果中美之間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破裂,這種審計變通辦法可能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提供一個解決方案。中國已同意允許美國會計監管人員從本月起前往香港,他們可以在那裏檢查審計底稿。這有望結束中美監管機構之間曠日持久的爭端,但該協議仍存在風險。PCAOB主席威廉姆斯(Erica Williams)最近說,真正的考驗將是紙面上的協議能否轉化為實際的完全訪問權限。

2020年3月24日,華爾街交易大堂空無一人,因紐約交易所(NYSE)在發現有一名內部工作人員和一名出市代表確診。(Kearney Ferguson/NYSE via 美聯社)

PCAOB說,公司可以自由更換到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以外的審計機構。該監管機構說:「無論客戶在哪裏,這些審計機構都要遵守同樣的一整套PCAOB規則,包括我們對使用其他審計機構的標準以及配合PCAOB檢查和調查的要求,例如要求其提供審計底稿時能夠予以配合。」

這種變通方法依賴於中國法律中的一個灰色地帶,該法律規定在中國編制的審計底稿必須保存在中國境內。

《華爾街日報》引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計系教授Paul Gillis稱,這有點精明過頭了。

他說,由於審計底稿是在中國創建的,在美國會計師事務所的計算機系統中同時創建底稿的行為仍可能被視為將底稿運出中國。

他說,中國政府選擇睜隻眼閉隻眼;顯然,如果中國願意,可以在一分鐘內關閉它們;很明顯他們沒有這麼做,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魚太小了,不值得興師動眾。

據報道,許多中國公司為了控制成本都聘請了規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但退市的威脅又增添了它們接受美國審計機構的迫切性。

Friedman LLP中國業務合夥人Eddie Wong說,他的團隊過去一年獲得了15個新客戶,客戶數增加了25%。他說,受《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影響,很多註冊人都把審計機構換成了像我們這樣的美國公司。Friedman上周完成了與競爭對手Marcum LLP的合併。PCAOB於2020年9月禁止Marcum在三年內審計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公司。Friedman說,合併交易不會改變其中國業務。

紐約會計師事務所Paris Kreit & Chiu CPA LLP的合夥人Steven Kreit表示,他建議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聘用設在美國的審計機構,在美國會計監管機構確定中國公司符合《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規定之前,退市風險仍將存在。Kreit有大約五分之一的客戶來自中國,他預計,隨着相關退市期限的臨近,接下來的一年來自中國公司的需求會更多。

在中國,這些規模較小的審計機構通常是以諮詢公司的形式成立,而不是執照齊全的會計師事務所。這些機構將核實賬目和運送文件等實地工作外包給當地公司或個人承包商,後者將他們的工作記錄在美國審計機構的計算機系統中。這意味着這些審計記錄仍保留在美國審計機構的文件夾中,PCAOB可進行查閱。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