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伍常·專訪 | 打造AI巡展《星夜花園》 科技展成未來趨勢?

伍常(Heiman Ng),香港資深藝術顧問,由他負責策劃展覽的澳門首個人工智能藝術與科技巡展ARTECH首場展覽《 星夜花園》於5月25日至7月31日在澳門壹號廣塲盛大舉行。在成為策展人之前,Heiman曾做過多個範疇工作,由負責宣傳的PR Marketing、到拍賣行管理美術學院,再到自己創立公司擔任藝術顧問,累積相關經驗之後,便開始與有興趣的藝術家合作。他大談:「ARTECH展覽初衷就是將香港好的藝術家作品重新包裝或新作分享給澳門觀眾。」

多年來,藝術展覽愈發受大眾喜愛,總能在展館中看到很多人「打卡」,而時下科技發展飛速,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藝術展覽也有了進一步的「沉浸式體驗」,將畫作利用數碼科技支撐動畫,配合燈光、音樂製成展覽,讓觀眾身臨其境。不過,這樣的科技展覽,是否會令觀眾沉浸打卡而忽略藝術本身呢?Heiman給予了答案:「做這樣的科技展覽,作為策展人,有一個問題,除了要畀人打卡(Instagrammable),可以給予觀眾什麼呢?如何入心呢?」他續指道:「我們公司為什麼叫Art Prince,啟發於《小王子》,他有一句好出名的金句:有的東西可以靠雙眼看,世界上一些最有價值的東西通常是用心去感受。所以我們希望除了入眼之外,希望入到心。所以這次我們base on(基於)William Lim林偉而先生的畫作,變成一個moving image(動態影像),加入了很多古典音樂,視覺效果好強之餘,希望給觀眾一個舒服的環境。」
一個好的展覽中,策展人、藝術家與作品三者缺一不可,Heiman表示:「策劃展覽最需要的就是藝術家們的作品,所以溝通過程好緊要,有無中心主題、想要藝術家的什麼作品、放在什麼樣的場景以及整個動線安排,觀眾入場首先看見什麼,之後會看見什麼,其實是一個Storyteller,你如何講好一個有關藝術的故事。策展人好緊要的就是怎麼說服不同的藝術家為什麼要擺放在某一個位置,希望令對方明白。」他透露,這當中亦牽涉很多不同單位:「商場管理方的立場、策展人自身的偏好以及藝術家本人的審美,好需要策展人在中間調和,最後就是觀眾的認同,或者入場怎麼覺得舒服、受歡迎、好玩之餘亦都袋走些東西,都是一個平衡的藝術。」
在展覽風格方面,策展人與藝術家都有各自的審美與想法,如何去平衡這一點,Heiman坦言:「我都不斷想其實我是有一個idea先才找藝術家,抑或是藝術家的作品激發了我的idea,我覺得一半一半,整件事是一步一步行出來,不是一開始已經有一至十的計劃。」
數碼科技展似乎是趨勢之一,傳統展覽會否因此被替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Heiman看來,某程度的替代是必定的,但傳統的東西未必會消失:「電腦的出現,大家會少寫字,但並沒有抹殺執毛筆的人,坊間書法班仍有好多人參加,所以我覺得物極必反,當一件事推到極致,人們就會想一切從簡,這個balance的藝術就非常之緊要,例如social media的出現都會取代一些東西,我們少了寫日記,但是你再執返紙筆的時候,又會給到一番新的體會。AI也是這樣,你要想有些什麼是不能取替的呢?我反而覺得AI愈走愈快更好,反而我們會更加珍惜一些東西。作為華人,有些什麼文化、藝術是可以抗衡AI,我覺得就是一些工藝,AI可能可以好快給到一些咨詢,要利用好這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