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抗疫】出發遠足前check list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一覽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行山要帶什麼裝備?要放什麼東西入背囊?對於不少行山新手而言,相信出門口前收拾背囊時,都會感到困惑。綜合之前訪問山藝教練及民安隊山嶺搜救中隊的資料,整理了以下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按圖放大):

+13

每項裝備的介紹及用途:

背囊

背囊是行山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如果沒有背囊,你根本不知怎樣攜帶其他裝備。可能有人會問,帶手袋或者斜揹袋行山不行嗎?不是不可以,但真的不建議。行山的時候,最好雙手可以空出來,故不建議用手袋,至於斜揹袋會將重量側在一邊,容易影響行山時的平衡。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背囊當然是最重要,沒有背囊怎樣裝其他裝備?(顏銘輝攝)
一把縮骨遮,既可擋雨,又可擋太陽。(顏銘輝攝)

雨具

山上天氣多變,有備無患,所以建議大家行山時帶備雨具。以前行山界建議帶雨褸而不是縮骨遮,但近年有變,覺得縮骨遮亦不錯。縮骨遮除了遮雨,還可以擋太陽。在炎夏行山時,如果自己或同行者在曝曬下不適,都可以開遮擋太陽。

急救用品

帶備急救用品上山,以防萬一,若果自己或同行者受傷不適,都可以馬上治理,但別帶些自己都不懂得用的東西上山,否則帶了都沒有用。此外,可考慮將急救用品放在防水袋中。

我會將急救包放在放水袋入面。(顏銘輝攝)
在急救包入面,我會放筆及紙,那張紙是一份求救書。(顏銘輝攝)

紙筆

紙及筆是用來求救的,當同行者受傷,你可以先將傷者的症狀及身處的位置等資料先寫在紙上,報警時就跟住紙上的記錄照講。個人習慣將紙筆放在急救包之內,而急救包就放在防水袋入面,那就不怕雨水淋濕紙張。

地圖

在香港行山,最好帶備一份郊遊圖。可能你會說,有手機地圖不行嗎?但萬一手機沒有電,或者沒有網絡,如何是好?地政署將全港分為5張郊遊圖,行山時記得按地區帶上合適的地圖。雖然郊遊圖由防水紙所製,但我會用膠袋包住地圖。

地政署出版的郊遊圖,我會再用膠袋入住。(顏銘輝攝)
一個定向用的指南針。(顏銘輝攝)

指南針

有地圖,最好還要帶指南針,方能做到準確的定位。定向用的指南針絕不難買,在戶外用品店有過百元一個,而在日本城都有幾十元一個。此外,別要將指南針跟如電話及對講機等電子用品放在一起,因為有機會破壞它的功能。

哨子

哨子是行山必備的求救物品,普通文具店都買到一個。要求救的時候,可使用國際山難求救訊號,在一分鐘內吹6次,停頓一分鐘,再在一分鐘6次,不斷重覆,直至救援人員來到。此外,別要在山上亂吹哨子,這樣做有可能影響搜救人員拯救其他人。

哨子真是必備的工具。(顏銘輝攝)
我用水袋盛水。(顏銘輝攝)

行山一定要帶備充足的飲用水,在山藝訓練中,普遍一日的行程要求攜帶兩升的飲用水。盛水的器皿不外乎水樽或水袋,水袋十分方便,隨時吸啜,但你不知道喝剩幾多人水;至於水樽就要從背囊拿出拿入,較不方便,但你可以監察住自己喝了多少水。

後備水

我另外帶多一支500毫升左右的後備水,若果飲完水袋的水,就可以開後備水應急。若果開後備水,就代表要馬上落山,不能繼續行程。後備水除了飲,還可以用來洗傷口。千萬別要將後備水及正常水入落同一容器,萬一那容器漏水的話,你就沒有水用了。

另外還有一樽後備水。(顏銘輝攝)
「尿袋」必備,會放在密實袋中。(顏銘輝攝)

外置充電器

那些喜歡看手機地圖的朋友,請你一定要帶「尿袋」。手機長開GPS耗電,而且陽光普照時,你要將熒幕調校到很光,才能看清楚熒幕上的地圖,這樣又十分耗電的,加上大家上山都喜歡拍照,說不定你手機的電源用半日就用完。

後備電話

這是以防萬一的,若果我袋在褲袋的電話濕水了,或者跌了落山,我緊急的時候都有多一部電話用,可以用來求救。我會將這部電話落入一個密實袋。

帶部後備電話,以防萬一。(顏銘輝攝)
就算是日間行山,最好帶備照明工具。(顏銘輝攝)

頭燈

行夜山當然要帶頭燈,但日間行山都要帶嗎?也是以防萬一的。若你迷路,在山上留在黑夜,最好有件照明工具隨身。就算沒有頭燈,最好都帶枝小電筒。有人說,手提電話都有電筒,但手機的電筒耗電量高,在緊急的時候,你手機的電十分珍貴,應該用來求救而非照明。

風褸

就算炎炎夏日,我的背囊入面都會有件風褸。上山時熱,通常不用穿的,但行到上山頂及山脊,可能十分大風,加上你本身汗流浹背,很容易冷到。

上山記得帶件風褸,上到山頂山脊通常很大風。我這件風褸有個不好處,就是綠色,無法在求救時使用。(顏銘輝攝)
將後備衣物放入防水袋。(顏銘輝攝)

後備衣物

作為一個大汗的人,這是我必備的裝備。下山時,全身濕透,一上交通工具遇冷氣,就很容易著涼,而且換件上衣,減少一點汗味,對其他乘客也是一件好事。除了汗水,萬一行山時落雨變「落湯雞」,都有件乾的衣服可替換,所以我會將後備衣物放在防水袋之中。

乾糧

行山總要帶點東西吃,最好是帶糖,可以補充糖分。如果只是兩小時的半日行程,帶點零食就可以,但如果是整日的行程,跨越中午的話,出發前就應該計劃好山上的午餐,例如帶麵包上山。

雖然只是行兩小時,但帶點糖果零食,可以補充能量。(顏銘輝攝)
這些朱古力能量棒是後備糧食。(顏銘輝攝)

後備糧食

原理跟帶後備水一樣,以備不之需。若果你迷路或者其他原因滯留山上,糖又包都食完,都有一些後備糧食可以「填肚」。選後備糧食,可選一些體積不大、擺得耐、一開即食以及高能量的食物,例如這些能量條,就算在背囊底被壓扁都可以食。

防曬

行山有機會在山上長期曝曬,若果沒有防曬的話,恐怕會被曬傷。搽防曬的時候,相信大家一定會搽手臂及臉部,但最緊要的是,不要忘了搽後頸及耳朵後的位置,那裏很容易被曬傷,但又容易被人忽略。

就算天陰,都要搽防曬,記得要搽後頸位置。(顏銘輝攝)
帶張保溫毯,以防萬一。(顏銘輝攝)

保溫毯

這張小小保溫毯在戶外用品店有售,也不昂貴,但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分分鐘能夠保你一命。最近日夜溫差大,如果晚上滯留山上的話,所帶衣服不夠,就可以開了這張毯,蓋在身上,有助你保持體溫。

最後,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可以帶個膠袋上山,將自己在山上製造的垃圾放在一起。到回到市區或者家中後,將所有垃圾妥善地扔到垃圾桶。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