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戰五周年.陳俊樂】上陣一分鐘也是經歷 築起成長的階梯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五年前的港中大戰掀起了一股風靡全港的足球熱潮,香港球圈表面上看似未曾因此而獲益,但其實種子早已埋下在眾人心裡,默默發芽。
陳俊樂,現香港足球代表隊常規正選,當年19歲的他是大軍名單最年輕的一位,全場大部份時間坐在後備席上,在第89分鐘替補出場。
全場球迷呼喊自己名字,令他領悟香港隊的意義。要重現這動人的一幕,他知道要靠自己的實力說服球迷。
攝影:李澤彤
(《港中大戰五周年》系列由記者訪問後,以受訪者第一身角度撰文)

如果沒有2015年11月17日那場「港中大戰」,大概,我會安於在港超聯當個好球員吧。

【港中大戰五周年.序】是一瞬即逝的熱潮 還是希望的種子?

【港中大戰五周年.李燚堃】原來港足有得做 做到喊也撐自己人

【港中大戰五周年.基藍馬】拿下人生最好聘約 家人為我自豪

【港中大戰五周年.Henry】曾看不起本地波 卻變成最狂熱那個

【港中大戰五周年.張健峰】一席話感悟未來 願港足不再雖敗猶榮

2015年8月12日那晚,我如常看Facebook,滑着滑着,見到足總的專頁更新了,新Post寫道:「香港代表隊名單有啦」。這名單事關9月3日作客中國那場大戰,當然要看看,中場有聶凌峰、徐德帥、黃洋、林嘉緯、盧均宜、李嘉耀……還有……咦?

「陳俊樂」?我沒看錯吧?嘩,我終於入選「大港腳」了!

第一件事,當然是把消息告訴爸媽,一向十分支持我的他們拍着我膊頭,說着一些鼓勵說話。但老實說,我當時根本聽不清他們說什麼了,滿腦子都是穿起港隊衫練波的畫面,從小只能遠觀的盧均宜和林嘉緯會傳球給我……這件事,太不真實了吧,那晚我根本睡不着。

每個小朋友都幻想過自己踢世界盃,年輕的陳俊樂也一樣。5年前他以19歲之齡代表香港出戰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李澤彤攝)

事情比想像中順利:到25人名單、廣州集訓、決選名單,我的名字都還在!但,我還是滿腦子問號。直到比賽為止,我每晚都看着天花想同一個問題——像這樣的超級大戰,Kim Sir為何會選我?我只得19歲啊。是在青年軍的表現嗎?還是仁川亞運,我搏盡到腳也斷了,他欣賞我的拚勁?

唉,想太多也沒用,反正作為「初哥」,肯定要比其他隊友下多點苦功。100%準備好,才對得起教練的信任。最終,作客中國和主場對卡塔爾,我都在後備席上,那種氣氛實太瘋狂,兩萬多人的吶喊聲,吵得根本連Kim Sir的指示也聽不見。心知沒什麼機會落場,但我還是把握每分每秒,緊緊盯着白鶴、梁振邦他們是如何在這種令人窒息的氣氛中護球、傳好每一球。看着看着,我我開始有點貪心了:很想在這樣的氣氛下踢波!

緊接,我終於在作客泰國的友誼賽正選上陣、踢了第一場國際A級賽,還有幸戴過隊長臂章,真夢幻;然後作客馬爾代夫也踢了最後8分鐘。對於一個初哥來說,有這樣的機會真的非常、非常開心,但我心知最為關鍵的,是11月17日主場的「港中大戰」。

我已經代表過「大港腳」上陣了,況且,我13歲已到過英冠的彼德堡受訓、越級挑戰更高年齡梯隊更是平常事……想更進一步也沒有錯吧。

在後備席上看着法圗斯的詐糊,陳俊樂看得肉緊,也不忘提醒自己要冷靜,準備隨時上陣。(李澤彤攝)

我的港中大戰,還是從後備席開始。

平日的港超比賽,開波時球迷還在慢慢入場;但11月17日那一晚,傍晚6點,球場已接近坐滿、球迷的打氣聲更是震耳欲聾,原來所謂「大戰」、「主場」,是這樣的驚人!

比賽的時間過得很慢、也好像很快。下半場一次角球,法圖斯射入空門,「Yeah!」我與隊友從板凳一躍而起……等等,為甚麼有哨子聲?原來吃「詐糊」。我沮喪地望向場內的嘉緯和均宜,他們像沒事發生般繼續大聲提場、叫隊友留意對方球員走位,我也重新打起精神。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比數繼續是0:0。然後,我與隊友一起到龍門後,身體在熱身,腦袋又開始轉動起來:很想出場,但又很擔心,真的可以出場嗎?我會入替哪名隊友?我要負責什麼?

重溫5年前那一個全港團結一致的晚上,細味港中大戰帶來的激動:(按圖放大)

+36

6000多人震耳欲聾的呼喊聲中,突然從後備席傳來了微弱的呼喚聲,我起初聽不清楚是叫誰。「樂仔!」,嗯,是時候了。

由熱身區跑回後備席短短數十米,球迷哄動了,不停在呼喚「陳俊樂!(啪啪)陳俊樂!(啪啪)陳俊樂!(啪啪)」。像進入了電影世界,一切突然變慢了,多麼想時間就停留在這一秒,好好沉醉在這片氣氛中。原來前輩一直說的,就是種感覺。呀!能成為港隊的一份子,太自豪了。

足球的凝聚力令陳俊樂反思自己作為球員的責任,也領悟對「香港隊」的意義。(李澤彤攝)

那短短幾十米,腦袋裏浮現很多畫面、很多記憶。

以往踢青年軍沒什麼觀眾,也只會專注踢好波。到那一晚才發現,即使香港只是地圖上的一小點,即使我只得19歲,但作為足球員,竟也可以影響到場內場外的每一位,足球竟可凝聚全香港人,那種力量如此強大,這就是香港隊的意義吧。

我們的足球水平不夠高嗎?那又怎樣,與其自暴自棄,倒不如裝備自己。就如港中大戰是一股「熱潮」沒錯,但若港隊成績差、沒有晉級機會,空有話題又如何?人生有時候需要運氣,但也要有能力配合,方可成事。

沒有各位前輩的付出,會有今天的一片紅海?我知道,眼前的畫面,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真的很想、很想之後還能重現這份美好,而作為新一代,我必須親手建立、延續一切。足球是為球迷而踢的,更好的球員能吸引更多球迷入場,球迷又能推動球員發奮,兩者相輔相成,一切自然會變更好吧!

正是這份渴望,我決心要更進一步。

縱使只得1分鐘,但陳俊樂也名留青史,成為港隊守和中國的其中一人。(李澤彤攝)

回過神,脫去龜背、換好波衫、站到場邊。「香港隊作出一個換人調動,由6號陳俊樂入替4號白鶴……」播報員的聲音在球迷「陳俊樂!陳俊樂!」的呼聲中顯得微弱。我不敢分心,望一望鐘,88分40秒。餘下連補時的幾分鐘,我,一個19歲的黃毛小子,絕對、絕對不能讓隊友的心血白費。

轉眼進入3分鐘的補時,中國隊接連將球踢入禁區,楊旭頭槌一頂,竟然又中柱;最後1分鐘,中國隊角球,連門將王大雷都跑進禁區,他還真的頂到球,阿輝拿到球,對手龍門空了,他將皮球向前丟,反擊不成功,但至少又捱過了10秒。

球來了,踢走;球又來了,再踢走……最後10秒,中國隊又一次罰球,王大雷又跑進禁區,終於,球證鳴笛。0:0。

「Yes!」場內的紅海翻騰了。

逐一與隊友擊掌、手牽着手繞場一周、揚着手、球迷和應着,我才意識到,即使我的上陣時間只有1分鐘的法定時間和3分鐘的補時,卻已是絕大部份人一生都無法體會的事。

這1分鐘的法定時間,在我心裏築起了一道成長的階梯。

往後每次有再艱苦、再重要的比賽,我都想起旺角場那一晚,背負全香港人的期望、迎向不斷轟進禁區的球、筋疲力竭卻笑得開懷的隊友……「放膽去試吧」,我是這樣跟自己說的。

港中大戰的經歷令陳俊樂有更大勇氣去嘗試,他現時正挑戰中超正選席位。(新華杜)

5年後的今天,一步一步,我來到了中國超級聯賽的廣州富力,卻在練習時弄傷了半月板,兩周前才動過手術,現在仍要依靠拐杖走路。要再踢球,恐怕是明年1月的事了。

老實說吧,登陸中超後雖然踢過不少正選,但表現實在不好。現在行動不便,只能在家發悶,當然把握時間重溫這半年的比賽片段,透過螢幕抽離地檢討自己,是相當重要的。這才發現,自己的傳球老是橫向,前傳卻不足,要是傳球進取一點,其實對球隊和自己都好,可是,一直突破不了心理關口。怕的是什麼?就是怕失去正選吧,結果令自己在場上也變得「穩陣」,縛手縛腳。

懊惱之際,又想起了港中大戰,全場都在喊我名字的時刻——就想起背後有人一直在關注及支持我。

「如果陳俊樂做到,大家也可以做到」,我很希望後輩這樣想。如果我成功了,中國球迷和教練也會更願意接受香港球員、給予更多機會吧。

「港中大戰」,又豈止於一股短暫熱潮?那一晚,那1分鐘,完全改變了我;我從中獲得了勇氣,更要幫助後來者,一同為香港足球開闢新路。

即睇港超聯聯賽首兩周賽程:(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