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戰五周年.序】是一瞬即逝的熱潮 還是希望的種子?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還記得對上一次全香港只關注一場體育比賽、齊心地為同一件事打氣是何時?
2015年11月17日的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香港足球代表隊在主場迎戰中國國家隊。
那天,整個香港就圍繞這場比賽轉——傳媒鋪天蓋地報導、也是市民茶餘飯後話題,各區「遍地開花」自發舉辦比賽直播。那一夜我們無分立場、不論背景,高呼「We are Hong Kong」。
這曾是香港球圈、體壇甚至每個香港人心目中最震撼的畫面,5年轉眼過去,這場比賽留下的又是甚麼?

熱潮源起:2015年4月「海報事件」

世盃外抽籤結果出爐,香港跟中國被編進同一組,兩地在2014年雨傘運動後矛盾加劇,碰頭備受關注。當時中國媒體形容港隊是「送分童子」、「毫無爆冷的可能」;中國足協又設計帶有諷刺意味的海報——寫道「這支球隊的人,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這麼有層次的球隊,得防着點!」被指有種族歧視之嫌,風波愈鬧愈大。

未幾,香港足總以海報「反擊」,中國足協其後亦就海報向香港足總道歉。(按圖放大)

熱潮形成:球迷接連坐爆旺角場 街頭現睇波活動

港隊首兩場主場賽事因而受惠,門票在短時間內售罄,比賽日全場爆滿,接連輕取不丹跟馬爾代夫。港隊熱潮逐漸形成,免費電視台開始直播相關賽事,有心人也紛紛在各區辦「街頭睇波」活動。

港隊在當年9月作客深圳寶安體育場,上演首場港中大戰,結果中國隊全場近40次攻門無功而還,雙方踢成0:0。

2015年9月3日,香港隊作客深圳寶安體育場迎戰中國。(香港足總)

不斷升溫:葉鴻輝稱遭鄭智侮辱 港隊爭氣表現獲寄厚望

然而港隊門將葉鴻輝該仗賽後於社交網站發文,指比賽期間被「亞洲足球先生」辱罵是「狗」。當時中國隊內只有鄭智獲此名銜,但此子否認,事件繼續發酵,令球迷情緒更高漲。

港隊緊接返回主場挑戰同組實力最強的卡塔爾,雖在84分鐘已落後至3:0,球迷未有提早離場,反而更落力打氣,白鶴及高梵卻竟在尾段的3分鐘內連追兩球,最後險些追平,球迷無不感動。

賽果及港隊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加深球迷期待,由於港隊當時暫列小組次名力壓中國,仍有機會出線;加上傳媒報導炒熱氣氛,如港府官員不願表態支持港隊或中國隊,都使2015年11月17日的港中大戰變得萬眾矚目。11月4日,門票開售,旺角場票房外一早出現長長人龍,更有人通宵排隊,門票最終僅兩個半小時就售罄,更有人出價逾千元,希望有人放售。

5年前的港中大戰最扣人心弦的一幕。(資料圖片)
+36

1117:不分背景 萬眾一心

那一晚8時才開波,但紅衣人潮早已遍布旺角,早早在場外等候「霸靚位」;6時開閘不久,球迷已幾乎坐滿旺角大球場;各區睇波活動也擠滿人,這天,傳媒焦點只有一個。8時正,球證鳴笛開賽,全城屏息以待。當時仍是大學生的筆者,跟朋友在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圓形廣場觀看直播。

港隊被吹罰,全場數百人一起罵球證;上半場麥基跳頂中楣,我們又齊呼「哎呀」;直至換邊後葉鴻輝在白界線把皮球撈出,我們彼此再交換眼神、心中暗呼「好彩」,這短短的90分鐘,也許是香港人近年來最團結的一次。

港中大戰當日各區都有「街頭睇波團」,地點遍布油尖旺、沙田、屯門、西環、美孚等。(資料圖片)
+13

熱潮冷卻 「支持者」失蹤

港隊最終無緣出線世界盃外圍賽下一輪,這股曾經牽動700萬港人的熱潮漸漸消退。從數據來看,港超聯場均入場人數,在2015/16年度(港中大戰當季)曾經破千、達1,019人,惟數字於緊接三個球季徘徊在920至950人之間;即使計算港隊、外隊訪港等賽事,亦未有明顯上升趨勢。

雖然曾經歷「港中大戰」,香港足球比賽的入場人數卻未見起息。(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當初自言支持、熱愛香港足球的那一群,現在又去了哪裏?

近日本地頂級足球賽事克服疫情等重重難關,自10個月後再度開放予觀眾入場打氣,消息傳出後網上卻有人留言「踩低」香港足球——「一個球員都唔識,算把啦」、「免費都無人睇」、「入場同空場差唔多」云云。

其實「忽然球迷」的存在本無問題、也無可避免,但當熱情冷卻,又可否不要盲目貶低曾經為你帶來只少一夜感動的本地足球?若重開球場的時刻,放回5年前的港中大戰前夕,還會出現那些冷言冷語嗎?

與其批評本地波「無人睇」,何不身體力行入場,改變這種局面?(資料圖片)

數字背後 足球的意義

因英國殖民地的歷史背景,足球無疑是香港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它最奧妙之處就是「波係圓嘅」,一個人力量雖有限,但只要11個不同角色、風格的球員合作,卻可創造無限可能,實力較低的一隊也可透過戰術和鬥志以弱勝強。

再者,足球比賽的身體接觸較多,球員場上飛剷攔截、拉扯、爭頂,你來我往。這種代表國家或地區「打仗」的感覺,更能牽動球迷的歸屬感,令一個地區更團結。這通通都是數字反映不到的,但正是它最有價值、最值得香港發展及港人支持的原因。

他們不是向市民送上娛樂球員,而是代表香港征戰的鬥士。(資料圖片)

港中大戰的環境、氣氛、話題性是百年難得一遇,對普羅大眾來說,比賽或者只是娛樂,跟一場電影、一套連續劇沒有分別。但走過總會留下痕跡,它為本地球圈留下了種子,5年過去,其實已悄悄萌芽。

【港中大戰五周年.陳俊樂】上陣一分鐘也是經歷 築起成長的階梯

【港中大戰五周年.李燚堃】原來港足有得做 做到喊也撐自己人

【港中大戰五周年.基藍馬】拿下人生最好聘約 家人為我自豪

【港中大戰五周年.Henry】曾看不起本地波 卻變成最狂熱那個

【港中大戰五周年.張健峰】一席話感悟未來 願港足不再雖敗猶榮

適逢這場經典戰役踏入五周年,我們找來當年的足總職員、球迷跟三位球員,分享這場賽事、甚至整個世盃外旅程對他們的啟發,那怕只是丁點的影響,也足夠為本地球圈的各方面帶來了改變。

即睇港超聯聯賽首兩周賽程:(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