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觀念論(下):費希特、謝林、黑格爾

撰文:曾浩年
出版:更新:

一、費希特:第四批判 - EP39

 

1792年,有人匿名出版了一篇名為《試評一切天啟》(Attempt at a Critique of All Revelation)的小冊子,引起公眾熱烈談論,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柯尼斯堡(Königsberg)哲人康德發表了關於宗教的第四批判。(康德後來的確發表了名為《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的宗教著作)《耶拿文匯報》(Allgemeine Literatur Zeitung)上的一篇書評甚至斷言該小冊子的作者就是康德。

 

但之後康德於《耶拿文匯報》刊登了一篇聲明澄清該文章的作者並非他本人,而是屬於當時寂寂無名的費希特(J. G. Fichte),為費希特的哲學生涯揭開序幕。稍後,他便被耶拿大學授予批判哲學的教席,取代另一位康德哲學的提倡者萊因厚德(Karl Leonhard Reinhold),成為批判哲學的教授。完整文章:第四批判 - EP39

 

二、費希特:限制概念 - EP40

 

費希特關於本源行動的模型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笛卡兒的「我思,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兒的命題表達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但費希特的自我不同於笛卡兒的我思。笛卡兒的主體更多只是一個點,而費希特的主體是一個行動的過程。自我要存在就一定要自我設定自身,自我的設定行動和存在是共存的。用費希特的話來表示就是自我設定自己作為自我設定,但這個本源行動不能被我們直觀到,即是說本源行動不會出現在意識的經驗層面。

 

相反,必須預先設定本源行動的存在,才能解釋經驗的可能性。費希特的本源行動,或者說行動和行動的產物具有同一性這個前提,其實需要由經驗的層面回溯性地推論出來。費希特的策略不是採取一種自上而下的進路,即由最高的原則下降到日常經驗的存在;相反,費希特追蹤我們所感所看的日常經驗,然後追溯它們的前提。從某個方面而言,經驗和先驗之間存在一個裂縫——本源行動是經驗意識的可能條件。

 

因此,可以說費希特到達了人類知識必然的前設,就是自我的自我設定,但這個本源行動如何發生,或者說它如何可能仍然尚未確定。到底自我如何設定自身?完整文章:限制概念 - EP40

 

三、謝林:同一哲學 - EP41

 

謝林(F.W.J. Schelling)是難得一見的「哲學神童」,十九歲完成他第一本著作,繼而成為德國最年輕的教授;後來,他更是德國觀念論(German idealism)及浪漫主義(Romanticism)的代表人物。1797-1803年,謝林居住於浪漫主義中心耶拿(Jena),結識了施萊格爾兄弟 (Schlegel Brothers),諾瓦利斯(Novalis)(哈登柏格的筆名,Georg F. P. von Hardenberg)等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與小說家。他的哲學也極受浪漫主義者歡迎。

 

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盛讚謝林的自然哲學,而遠至英國的柯勒律治(Coleridge) 更在他的大作Biographia Literaria引用(可說是抄襲)了不少謝林的哲學。雖然他在哲學界的聲望一度被黑格爾(G. W. F. Hegel)蓋過,但在黑格爾逝世後他仍是獲邀回到柏林整頓當時流行的黑格爾主義。他的柏林講座吸引了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巴枯寧(Mikhail Bakunin)等人參加。完整文章:同一哲學 - EP41

 

四、謝林:肯定哲學 - EP42

 

1809年,謝林完成及出版了他一生最後一本書——《對人類自由本質的哲學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Essence of Human Freedom)。雖然全書只有短短的九十多頁,但這本書卻得到後世思想家極高的評價。海德格在1936年一學期的講課就是對謝林此書進行仔細的分析,更說此書在黑格爾大邏輯(Science of Logic)出版之前就已經徹底摧毀了大邏輯的基礎。著名神學家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也把此書說成是德國觀念論最偉大的作品。近代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和Markus Gabriel也極推崇這此書。究竟這一本書有什麼吸引力迷倒數代哲學家呢?完整文章:肯定哲學 - EP42

 

五、黑格爾:絕對觀念論 - EP43

 

黑格爾的絕對觀念論(absolute Idealism)的中心思想是一切認知和對象(object)都離不開概念,概念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界外」。雖然康德都認為一切認知對象都必須要有知性概念在其中,但他同時為概念的運作劃下明確的界限,即概念只能在感性的範疇下才有合法性,因此,概念「之外」,還有感性直觀,還有物自身。但絕對觀念論卻認為,這一點正是超驗哲學未能貫徹其反思,而只停留在「一階理論」(first-order-theory)的層次。完整文章:絕對觀念論 - EP43

 

六、黑格爾:自我覺知 - EP44

 

自我意識,在最日常的意義下是一種單純的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是一種對自己而非外物的當下感受。但這個層面的自我意識實在太空泛,而且可以說是單純主觀的,而我們對單純主觀的東西無法構成任何知識。

 

但是,自我意識其實並不單純是一種主觀感受,因為自我意識的另一個層次是,我們可以思考「自己」。一旦我們把「自己」當作為思考的對象,我們就不是把自己當作純粹的主觀存在,而具有某種客觀性,同時可被言說。亦即,我們可以對象化(objectify)「自己」。完整文章:自我覺知 - EP44

 

七、黑格爾:精神現象 - EP45

 

意識總是意向某對象的意識,而意識總是和某對象產生關係(subject-object relation),一個特定的意識的形態(mode of consciousness)就是由這個關係所規定。人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對象產生關係,就有了不同的意識的形態。而從對象的角度看,康德哲學提醒我們,對象的存在並非獨立於主體而存在,對象存在的方式也受主體的存在所規定。

 

由此我們有了一個「主體—對象」相互影響、互相規定的結構,這個互為影響的主客關係就是一特定的意識的形態。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就是去研究這些不同的形態之間的轉變。完整文章:精神現象 - EP45

 

八、黑格爾:正反合 - EP46

 

黑格爾哲學常被簡化為「正反合」的「辯證法」,但是黑格爾其實從來沒有以這種方式描述他哲學的任何部分。

 

「正反合」的通俗解釋是說,有某個正題A,又有某個反題非A,A和非A是矛盾的,但又自圓其說地兩者都為真。最後就會出現B,它把A和非A的片面真理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具體的真理。例如,有人說「這是圓形」,另一個人反對說「不,這是正方形」,圓和方是「矛盾」,但最後來了個人說「你們都是對的,因為這是圓柱體,從一方面看就是正方形,從上面看就是圓形」,因此大家都滿意了。這個例子看起來好像不錯,但這其實只是老生常談,對黑格爾哲學並無任何把握。要真正理解所謂的黑格爾「正反合」,我們最好還是從康德的思想開始。完整文章:正反合 - EP46

 

九、黑格爾:藝術與自由 - EP47

 

黑格爾最為人詬病的地方,除了他表面上的「泛邏輯主義」之外,就是他「獨斷」的藝術觀。黑格爾所宣稱的「藝術的終結」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指「藝術不再有存在的意義」的意思。

 

但我在此嘗試為黑格爾辯護,他並不是在指「藝術不再有存在的意義」,而是說藝術在人類精神發展的歷史中終於達到了它的目的,為人類產生出更高層次的精神形態,即哲學。所以藝術本身不再需要有更多的外在的追求(例如藝術為宗教服務的時期,作為通往上帝的工具),因為哲學作為一種純粹反思及結果,反過來令藝術意識到她已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真理,擺脫了一切外在的追求。完整文章:藝術與自由 - E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