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政局】主動辭職以退為進 94歲馬哈蒂爾馭權有術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2月24日,在新冠肺炎之餘,馬來西亞各界人士又迎來了另一則重磅消息:現年94歲的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突然辭職,其麾下也退出執政黨聯盟。

馬哈蒂爾辭職前曾委任執政黨聯盟「希望聯盟」主席,前副總理安華(Anwar bin Ibrahim)之妻萬·阿齊扎(Wan Azizah)出任代總理,馬來西亞也意外地迎來了第一位女性國家領導人。

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當天晚些時候,馬哈蒂爾就再次被委任為臨時總理,並在新總理被推選出來之前,繼續「負責管理國家」。而馬來西亞議會推選出的下任總理仍如無意外,恐仍將是馬哈蒂爾本人。

其實,馬來西亞的政要大都知道馬哈蒂爾此番究竟想幹什麼。安華本人就已在23日得悉情報時高呼「自己遭遇背叛」。很顯然,馬哈蒂爾的辭職顯然不是「激流勇退」,他更不太可能把該職務交給當年與他訂立「交權約定」的安華。相反,這位宦海沉浮一生的老人可能還要再次表演一場借結黨與退黨等手段奪取政權的好戲。

馬哈蒂爾不用再做承諾

隨着馬哈蒂爾先退出土著團結黨,接着該黨宣布退出「希望聯盟」,馬來西亞政局的連鎖反應就已經發生。安華麾下的人民公正黨雖發覺勢頭不對,在當天緊急把該黨「署理主席」,倍受馬哈蒂爾青睞的阿茲敏(Azmin bin Ali)掃地出門,但此舉已無法阻止後者帶領部屬出走。

當天晚些時候,「希望聯盟」中的「國家誠信黨」也宣布支持馬哈蒂爾成為總理,至此,從2018年大選後一度取得政權的「希望聯盟」在馬來西亞下院的222席中只剩下102席,無力維持相對多數,其政府基本已告終結。

其實,也就在2月23日時,有關馬哈蒂爾「解散希望聯盟」的傳聞就不絕於耳。而馬哈蒂爾試圖重建政府,拒絕交權給安華的意圖也躍然紙上。

根據大馬政界消息人士2月23日的傳聞,馬哈蒂爾已在馬來西亞下院的222名議員中得到了包括巫統的35名議員、馬來西亞伊斯蘭黨的18名議員以及從「希望聯盟」中剝離的土著團結黨的25名議員,以及人民公正黨的十幾名出走議員的支持。

安華(左)在2018年大選勝利後總算也可以揚眉吐氣地前往國外出訪,但遺憾的是,他似乎終究得不到本應屬於他的總理寶座。圖為安華2018年10月訪華,並會見中國外長王毅。(新華社)

在部分無黨派人士也有迹象轉投馬哈蒂爾之際,支持馬哈蒂爾的議員有望在下院過半數。這樣一來,對兩年來一直要求馬哈蒂爾信守承諾,儘快交權的安華一派來講,他們將驚訝地發現,馬哈蒂爾自2018年以來的所有「交權承諾」可能都將化為烏有。

當下。馬哈蒂爾只要能整合其身後的政治派系,將其轉化為一個「執政黨聯盟」,那麼他就有望在辭職之後再次通過議員提名方式第三次成為馬來西亞總理,又或是交棒予自己更為認可的接班人。而這一次,他就不需要對安華再承諾什麼了。

同樣的事一定會再度發生

馬哈蒂爾粉碎安華的希望聯盟,並另建新黨的做法可能超出了絕大多數觀察家的預料。在2019年時,很多觀察家還認為「馬哈蒂爾的時間不多了」。儘管美國智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認為,馬哈蒂爾「看起來比他的大多數內閣成員更有活力」,但他們也認為馬哈蒂爾的健康堪憂。

因此,更多人仍傾向於這樣一種觀點,即便馬哈蒂爾不會交棒給安華,他或許也有可能將繼任者定為自己在安華身邊佈下的暗樁,即阿茲敏。而今,馬哈蒂爾就用實際行動向外界證明了他年雖94,胃口卻不減當年。

年逾九旬的馬哈蒂爾雖然偶有身體不適,但總的來說,醫生出身的他仍然維持着罕見的健康水平。(新華社)

馬哈蒂爾的意圖是有預兆的。在2018年下半年時,馬哈蒂爾及其土著團結黨勢力在希望聯盟中,位於安華領銜的人民公正黨和民主行動黨之下,這顯然令馬哈蒂爾頗感不適。考慮到該黨的基本面是馬哈蒂爾2015年退出巫統之後親自帶出的家丁部屬和青年幹部,因此,馬哈蒂爾已經開始了對淪為在野黨的巫統勢力的吸收與再整合過程。

而對熟悉馬來西亞歷史的人來說,馬哈蒂爾在1987年就做過這樣的事。他在1987年巫統黨選風波期間,眼看着有40多年的組織因「非法」而解體瓦解,並無挽救之意。相反,他轉而以此前代號「巫統A隊」的親信在1988年建立了「巫統(新)」黨,並通過改名繼承了舊巫統的經濟與政治資源,並由此確立了其執政二十多年的基礎。

相比之下,2018年時的巫統因前總理納吉布(Najib bin Abdul Razak)的1MDB風波而一蹶不振,這使得2018年時,48名巫統議員中甚至有40人計劃投入土著團結黨門下。

但馬哈蒂爾終究沒有選擇這種合併式的合作,他仍維持了巫統的組織架構,確保了潛在的政治資源,加之他在安華的黨內也有以阿茲敏為首的一支奇兵,這就讓此後的事情變得可以預料起來,以至於唯一的問題僅在於馬哈蒂爾本人的健康狀況。

事已至此,分析人士和觀察家們或許會看着馬哈蒂爾的行動,進而想起《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名句,即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這一結論在馬來西亞的偉大人物,敦馬哈蒂爾·穆罕默德醫生身上,想必也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