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關稅飆至104%|用蠢來定義特朗普對等關稅本身就是蠢
對等關稅等於向全球宣戰。美國經濟從「世界羨慕對象」淪為「笑柄」。特朗普的貿易觀是「謬論」。特朗普關稅是「自我毀滅、財富毀滅政策」。特朗普關稅是「重大政策錯誤」。特朗普將全球貿易領導權拱手讓給中國。「納瓦羅是個白痴,腦袋比一袋磚頭還笨」。立法阻止關稅大棒......
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之後,罵名接踵而至,批政策錯誤的有之,批智囊白痴的有之,呼籲特朗普住手的有之。彷彿一招全面加稅就捅破了天。
特朗普真的錯了嗎?特朗普的政策真的白痴嗎?特朗普真的認為加徵關稅就可以讓工業回流,重塑產業鏈?
同樣是納瓦羅這樣的智囊在出主意,和第一任期主打中美貿易戰不同,為什麼特朗普這次全面開打貿易戰而不是重燃專門針對中國的關稅戰?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特朗普不傻,納瓦羅不是白痴,特朗普的政策也不會是一味蠻幹。特朗普身邊環繞着的不是酒囊飯袋,不能用對方蠢笨傻這樣低級的定性來理解對方的政策。
關稅戰是特朗普上台後轟轟烈烈大變革的一環,不是拍腦袋的選擇。關稅這個字眼從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從來沒有缺席,特朗普對待關稅是認真的,也希望利用關稅解決一些問題。
短短四年就重新讓美國重回工業強國,不現實。短短一兩個月就解決美國面臨的經濟問題也不切實際。特朗普不是久久為功為他人做嫁衣的領導人。他所做的這一切從出發點來看都是要對自己有利的,對現在就有利的。
特朗普當然清楚應對中國的重要性,也清楚美國國內經濟的狀況,更明瞭美國和盟友之間經濟和軍事關係的深淺。
當問題眾多時,要事優先。特朗普全面加徵關稅或許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藥方。
全面加徵關稅之後,如白宮官員所說,已經有50多個國家希望和美國談判解決問題。特朗普的關稅戰與其說是全面向盟友開炮,不如說是一紙全面勒索命令。強大如中國可以對美國奉陪到底。但是其他的一百多個國家有幾個能夠和美國抗衡?
美國國內的消費市場相當龐大,數億美國人就是特朗普的最大談判籌碼。作為最大的買方,美國有議價的能力。美國大棒加持之下大多數國家都要同美國談判解決問題。屈從關稅大棒會是常態,對美國低頭將是大多數國家的務實選擇。
如果說拜登政府是用胡蘿蔔來團結盟友。那麼特朗普用的是大棒來震懾盟友、整頓隊伍。在美國單極霸權日漸衰落的今天下,這一記全面關稅,是震懾,是讓那些小覷美國的國家都重新重視美國之舉,並不見得就是愚蠢。
全球貿易戰不針對中國,但是其最終的效果可能會在應對中國時更加遊刃有餘。伴隨着未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同美國達成共識,全球貿易戰到最後若淪為了中美貿易戰,那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不能說是失敗。中間地帶的諸多國家,不得不向美國低頭,那麼留給中國爭取朋友的空間也就不多了。這是赤裸裸的爭奪戰,而不是比拼仁德的戰爭。
有多少國家跪下,就有多少流向美國的利益,美國並不吃虧。那些不願意談判的國家,日後將是美國重點針對的對象。中國奉陪到底,宣佈34%的反制關稅後,特朗普隨即宣佈再加徵50%的關稅,這意味着反制和報復反而會有更嚴厲的懲罰,是在警告各方不要效仿中國。
這一招全面關稅戰,是先下手為強,能夠打出各國的經濟實力,能夠打出各國的政治意圖。是敵是友,是親是疏,將會一目瞭然。
以美國今天的地位,主動找美國談判的國家不會是少數。美國贏了,將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特朗普不斷宣佈的結果。即將迎來中期選舉的特朗普,當然清楚不斷宣告贏了的輿論分量。
正如拜登政府沒有撤銷對華關稅,反而將中美貿易戰延燒到科技戰晶片戰,特朗普的諸多政策並不見得是短暫性的,並不見得完全不具備參考意義。從長遠來看,美國為了引導製造業回流收緊關稅是必然選擇。
今天特朗普的做法不在於全面解決問題,而在於開啟解決問題的大幕。這是里程碑意義的政策轉向。不在於畢其功於一役,而在於其轉折性意義。
美國貿易政策的轉向將是長期的,美國願意引導產業回流,這說明美國非常清楚工業強國對美國的意義。特朗普看問題能夠切中要害,唯一值得商榷的是推行政策的方式和方法。也許過於激進,也許用人不當。但是不能將其政策歸結為蠢笨傻。不能無視關稅背後的美國政策趨勢,不能忽略美國對於霸權衰落的焦慮,不能輕視美國急於重回巔峰的變革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