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再擴」對上集安組織:普京釋放兩個訊號

撰文:祁賓鴻
出版:更新:

俄烏衝突發展至今,地面戰場雖在烏克蘭,戰線卻遍佈全球各領域。

5月15日,芬蘭正式宣佈將加入北約,瑞典緊隨其後,即便土耳其已在5月14日表態,反對芬瑞兩國加入,仍無阻雙方申請意願,於18日正式提出加入申請。

到5月16日,美國餐飲連鎖公司麥當勞此前暫時停業後,經歷多月猶豫,終於正式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公司(Renault)亦於同日宣布,已出售其在俄資產,接手方為俄羅斯政府。

上述變化,反映了各方對俄烏戰爭的新態勢評估。對北歐的瑞典、芬蘭而言,是否加入北約,取決於其對俄羅斯懲罰力道的估量,尤其是芬蘭,其之所以在冷戰期間維持「芬蘭化」政策,關鍵便是兩場蘇芬戰爭的血腥重創;然通過此次俄烏戰爭,其發現俄羅斯的戰場表現不如預期,加入北約所招致的懲罰期望值自也下降。簡言之,最終促使芬蘭、瑞典遞交加入北約申請的,並非外界所述「對俄羅斯入侵的擔憂」,而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緩慢推進,導致兩國認為俄軍威脅已不如過往,故欲嘗試突破歷史桎梏。

對麥當勞、雷諾等外企而言,此時決定撤出俄羅斯,則反映其對戰爭可能長期化的體認。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之初,外界多數研判基輔政權將迅速瓦解,俄羅斯如此,美歐亦然。但從後續發展觀之,烏克蘭的作戰意志顯然超過各方估算,部分並未在戰爭初期加入制裁的外企,本是盤算速戰速決能終結此波對峙,使俄羅斯市場恢復平穩。然伴隨衝突持續膠着,加上對戰爭長期化的預估,其終究決定斷尾求生。

而經歷上述局勢流轉,俄羅斯必然要有所表態與回應。

5月5日,在烏克蘭南部城市馬裏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煙從鋼鐵廠內升起。(AP)

集安組織講話回應北約再擴

5月16日,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簡稱集安組織)成立20周年際,莫斯科舉行了紀念峰會,從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到塔吉克,該組織6個成員國領導人皆親身與會。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集安組織峰會皆以視頻方式舉行,各國領導人已有長時間未進行面對面會議。此次俄烏衝突下的再聚,意義格外特殊。

峰會進行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除以閉門會議形式,向各國領導人通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進程外,也公開表示,集安組織在「後蘇聯空間」發揮重要穩定作用,而北約擴張「基本上被當作美國的外交政策工具」。其同時提請各國,應注意美國於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後蘇聯空間」的軍事生物活動。

而針對芬蘭與瑞典正在申請加入北約一事,普京表示,俄羅斯與芬蘭、瑞典間「沒有問題」,兩國即便加入北約,也不會對莫斯科構成威脅,但若北約趁此擴大軍事設施,無疑會引發俄方的必要回應。

與此同時,普京亦提議授予獨聯體國家集安組織觀察員地位,並稱將在今年秋季,舉行一系列集安組織聯合軍演。對此議題,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列寧(Viktor Khrenin)也已在5月15日稱,集安組織「將擴大」。其表示:「我們很快就會看到世界秩序的變化,集安組織已經展示了它的戰備狀態及和平狀態。我認為幾年後它將不再是6個國家,參加的國家也許將增加到數十個。」

峰會結束後,集安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偽造與反納粹侵略有關歷史事件」的行為,並表示「將繼續共同抵制任何美化納粹主義和新納粹主義蔓延的企圖」,聲明更強調「減少歐亞大陸緊張局勢,並確認我們準備與北約組織創建務實合作。」

俄羅斯總統普京2022年5月16日身在莫斯科,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薩斯,還有吉爾吉斯、塔吉克、亞美尼亞及白羅斯國家領導人在克里姆林宮舉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會議。(AP)

兩大訊息值得關注

此次俄烏衝突期間的集安組織峰會,俄羅斯起了主導作用。而觀察會上普京發言,俄羅斯兩大戰略取態清晰可見。

第一,針對芬蘭與瑞典可能加入北約的議題,俄羅斯雖多次發出嚴厲警告,甚至不惜自5月14日起停止對芬蘭輸電,卻也顯然不願再多開軍事戰線。一來,土耳其雖表態反對芬瑞兩國加入北約,卻更多是擺出要價姿態,並希望美歐與俄羅斯為此「比試誠意」,至於針對北歐再擴一事,土耳其的真實立場未必能助俄羅斯解套;二來,芬蘭與瑞典輿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申請遭拒,其領導人都必須展現積極姿態,方能符合內部民意要求。

在此境況下,俄羅斯若無意願真與北歐兩國交火,便只能畫下紅線、自我解套。而綜觀集安組織峰會上普京所言,紅線乃是「北約擴軍」至芬蘭與瑞典,而非兩國加入北約。換言之,若芬蘭與瑞典僅與北約簽署協議文書、取得會籍,俄羅斯並不會大力反彈;但若北約開始駐軍北歐,則俄羅斯勢必會有所反擊。

如此提醒,與瑞典5月15日表態加入北約的條件:不擁有永久的北約基地或「核武器」,有異曲同工之意。5月18日,瑞典與芬蘭正式遞交申請書,二國申請須經北約成員國一致同意,方能生效,雖說此程序往往需要8至12個月,但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亦有加速進行的可能。故普京於集安組織峰會上如此表態,乃是意在為俄羅斯爭取更多戰略迴旋空間,並避免在俄烏衝突結束前,於北歐再起波瀾。

俄羅斯總統普京2022年5月16日身在莫斯科,於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會議上發言。(AP)

第二,普京雖表態不阻止芬瑞兩國加入北約,卻有意持續強化、壯大集安組織,其也或將在未來成為抗阻北約東擴的新前線。

回顧集安組織的演變,其本是由俄羅斯主導,於2002年成立的前蘇聯國家安全合作組織,起初並未發揮顯著功能,並與上海合作組織在反恐、強化區域安全上,發生了些許職能重疊。但伴隨美國打着民主化旗幟,持續輸出顏色革命,影響中亞、東歐、高加索等前蘇聯地區,加上阿拉伯之春後,網路串聯的街頭示威模式崛起,集安組織開始了性質演變,由初始的成效不彰,逐步茁壯為名符其實的區域軍事聯盟。

2007年,集安組織成員表決通過兩大決議,一是同意組織創建專屬維和部隊,該部隊將可在聯合國授權下部署,也可在成員國內部部署,二是允許所有成員國,可用與俄羅斯相同的價格購買俄羅斯武器;2011年起,成員國將可否決在集安組織成員國創建新外國軍事基地的域外協議;2014年8月,集安組織6國召集3,000名士兵,於哈薩克舉行心理戰與網絡戰演習;2022年1月5日,因應哈薩克出現顏色革命、恐怖主義等多重騷亂,集安組織首度派兵進入哈國平亂。

由上述演變可見,集安組織的積極運作,與西方施加的域外壓力息息相關,其也同時回應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崛起。此次普京表態授予獨聯體國家集安組織觀察員地位,或將成為組織下一階段演變的訊號,即以集安組織的西擴抵抗北約東擴。如今塞爾維亞已是集安組織觀察員,俄羅斯或許不排除向摩爾多瓦等國發出邀請,未來的歐亞大陸均勢,恐將因此次俄烏衝突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