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六個月|勝負只看一個決定性因素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8月24日,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的31周年紀念日,也是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滿六個月之期。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一直擔心獨立日之期俄軍將以導彈轟炸加大對烏克蘭各地的攻擊,因此首都基輔市面大體無人聚集,離俄國邊境只約30公里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更實施了戒嚴。被視為「普京智囊」的右翼哲學家杜金(Alexander Dugin)之女杜金娜(Darya Dugin)日前疑被烏方特務殺害,在俄國獲得了近乎「殉道者」的地位,更使局勢顯得特別緊張。

然而,如果我們打開地圖,看看烏克蘭各線戰場上的局面,其實可見這場戰爭已陷入了一個雙方都難有大進的僵持局面。

在烏東頓巴斯的戰場上,自俄羅斯在6月底、7月初攻下盧甘斯克最後烏控城市北頓涅茨克(Severodonetsk)之後,面對得到「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砲助力的烏方守軍,俄軍進展幾乎停滯,連離盧、頓兩州交界不足10公里的謝韋爾斯克(Siversk)也尚未攻下,前線依然集中於謝韋爾斯克與其南方巴赫穆特(Bakhmut)的烏軍防守陣線之上。

在南方的赫爾松(Kherson),看似曾一度計劃大舉反攻的烏克蘭軍隊,最終採取了擾敵製造相對優勢的緩進策略,以「海馬斯」的砲轟截斷俄控地區到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西岸赫爾松市的補給,並打擊俄軍後方的彈藥庫,希望使赫爾松市愈來愈難防守。不過,由於烏軍在進攻上(相對於防守而言)並沒有經驗、人數、火力上的優勢,雙方依然在前線爭持,俄方則試圖設立浮橋作補給之用。

赫爾松的形勢,卻分薄了俄軍原已不足的兵力,迫使俄軍從東部抽調兵力增援赫爾松州。據報當地俄軍人數從7月底的一萬多人,至今已增至近三萬之數。尚未正式向烏克蘭宣戰以作全國動員的莫斯科當局,近月以來也一直在全國各地以高薪招募兵員,用來補充前線不足。

兩個月來只有些許改變的烏東戰線。(ISW)

襲擊克里米亞的意義

面對俄軍依然能在頓巴斯緩緩推進,除了赫爾松的緩攻之外,烏方近來亦試圖在克里米亞發動攻擊,當中包括薩基(Saky)空軍基地、一些彈藥庫,甚至是塞瓦斯托波爾市(Sevastopol)的黑海艦隊總部——雖然後者的無人機攻擊僅具形式性,俄方指其被俄國空防系統擊中後墜落於一座大樓天台起火,但烏克蘭的無人機竟能深入俄軍重地空域本身,已足讓俄方震驚。日前黑海艦隊的指揮官亦遭撤換。

不過,除非烏克蘭在歐美軍援中得到級數上的提升,否則其對克里米亞較遠程目標的打擊,並不構成反攻的可能。儘管澤連斯基近來經常提到俄烏之戰以克里米亞而起,亦以克里米亞而終,表明重奪克里米亞的意圖;而一些西方情報也顯示薩基空軍基地受襲使黑海艦隊有一半戰鬥機不能運作。可是,這一類攻擊只能造成破壞,不能帶來領土控制權的改變。

烏克蘭攻擊克里米亞的原因有二。其一,烏方是想要改變「克里米亞已穩定屬於俄國」的現狀。2014年克里米亞不守而失再經公投入俄之後,幾乎已恢復到蘇聯時代俄羅斯人黑海渡假勝地的風貌,烏克蘭的攻擊就是希望警告當地俄國人,克里米亞依然是不安全的爭議領土。事實上,在烏克蘭發動一連串攻撃之後,當地確有出現暫住或旅遊的俄羅斯人撤走的情況。

連接克里米亞和俄國本土的克赤海峽大橋(Kerch Bridge).根據俄方資源,橋上往來交通在上周多次錄得破紀錄的車輛通常數字,被外界解讀為俄羅斯人離開克里米亞的訊號。(Twitter@GlasnostGone)

其二,由於烏克蘭南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赫爾松的俄控區不時傳出正準備按照克里米亞劇本公投入俄的消息,主動攻擊克里米亞就是要挑戰俄國底線,向俄方和西方證明烏克蘭敢於攻擊俄國法律下的俄國領土,以說明即使俄國開戰以後佔得的土地都法律入俄,這也不會阻礙烏方的反攻意圖。

歐洲最大核電廠的爭議

另外,在烏克蘭南部的第聶伯河前線,俄軍在開戰之初即已佔據的歐洲最大扎波羅熱核電廠,雖然一直由烏克蘭核能當局的人員繼續營運,近來卻不斷發生疑由攻擊造成的爆炸事件。俄烏雙方各執一詞指控攻擊是對方所為,企圖將對方包裝成不理核意外的冒險主義者。烏方更指責俄國將軍火運進核電廠,以核電廠作為發動攻擊的據點,並有計劃切斷核電廠對烏克蘭的供電。烏克蘭的電力有近半來自核電,當中扎波羅熱佔了其中的三、四成左右,這將進一步加劇烏克蘭部分地區的能源緊張。

對於核電廠的危險局面,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3日就表示可能在未來數天派員到電廠視察。此前,俄烏雙方都先後表示同意讓IAEA派員到訪,當中爭執據報是IAEA人員到底是要由烏克蘭控制地區,還是俄控烏國領土進入核電廠。

在核意外無人不想避免的前設下,扎波羅熱核電廠的爭議,大概只是整場戰爭中的一隻小棋子。

俄國士兵在扎波羅熱核電廠外站崗。(AP)

還是脫離不了消耗戰

縱觀上述的整體戰局,俄烏雙方都陷入了一場消耗戰,雙方都曾試圖從消耗戰中脫身,例如俄方數個月前企圖迅速收復烏東頓巴斯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親俄分離主義「共和國」的領土,好宣布階段性勝利;又例如烏克蘭曾希望在赫爾松進行反攻以扭轉俄國不斷緩緩推前的戰勢等等。但雙方的嘗試皆以失敗告終。

在這一場雙方都避免不了的消耗戰中,勝負只餘一個決定性因素,那就是歐美能否持續此刻對烏克蘭的支援。

目前,除了耶魯大學7月底公布的長篇論文分析之外,無論是俄國的官方數字,還是各方公私機構的數據、預測和分析,俄國的經濟在西方制裁之下仍然能夠持續下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只預估俄國經濟本年收縮6%,比起開戰之初白宮曾提及的15%減縮過半。

相較之下,無論是在軍備上,還是在財政上,烏克蘭若無西方支持將馬上無以為繼——軍備方面不言自明;在財政上,政府稅收只及開支近四成,戰爭開支佔政府支出六成,每月還需50億美元去支持非軍事開支,而西方政府已承諾的財政援助並未足彌補,更遑論承諾和實際供款之間有重大差距存在(例如歐盟的90億歐元資助,如今只得10億送達)。

到本年冬天,當意大利右翼上台、美國不太熱衷支持烏克蘭的特朗普派共和黨人奪得國會控制、歐洲身陷高漲不下的能源開支甚至能源配給之中,寒冬之下的歐美民眾還能否維持此刻尚存的援烏熱心,就是決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