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極右勝選震撼歐洲 為俄烏戰爭增添另一變數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經過9月25日的大選之後,作為歐盟創會成員、第三大經濟的意大利,即將出現二戰以後最右的聯盟政府。有新法西斯淵源的意大利兄弟黨(FdI)領袖梅洛尼(Giorgia Meloni)勝選後,得到匈牙利、波蘭、瑞典、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右翼政客紛紛恭賀,視之為歐洲右翼新時代的來臨。相較之下,法國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政府中人,以至德國朔爾茨(Olaf Scholz)聯盟政府盟黨黨人,也對意大利極右上台間接或直接表示憂慮。

意大利的右翼,以往由前總理貝隆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的力量黨(FI)把持,2018年大選後則被曾一度主張北意大利獨立的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超越,後者領導的聯盟黨(Lega)當時更與反建制五星運動(M5S)組成政府,是為歐盟主要國家的第一個民粹政府。在2018年,兄弟黨的得票只得4%。如果當時說此黨四年後將會執政,這大概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範圍。

兄弟黨成立於2012年,但其背景可追溯到二戰後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遺留支持者在1946年組成的意大利社會運動(MSI)。

這一類政治暗湧在歐洲各國都有悠久歷史,一直處於主流政治之外。傳統上,各國主流政黨和選民主體都有所謂的「防疫封鎖線」(cordon sanitaire),將與極端勢力合作視為絕對不可跨越的界限。

但近年,這道防線已不斷被衝擊:法國傳統極右「國民集會」(RN,前稱「國民陣線」)的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兩次晉身總統決選,如今更成為國會最大的單一反對派政黨;西班牙極右聲音黨(Vox)也開始在地方管治上加入傳統中間右翼人民黨(PP)的聯盟政府;三十年來也在政治邊緣的極右瑞典民主黨(SD),在本月大選之後,也成為了右翼第一大黨、全國第二大黨,並得到了一眾傳統右翼政黨接納,將原有的左翼聯盟政府踢了下台。

馬林勒龐一直是歐洲極右的代表人物,如今梅洛尼勝選而成歐洲大國首位極右領袖,勒龐的地位有可能會被後者取代。(Getty Images)

而在前蘇聯勢力控制下的中歐國家。高舉基督教傳統價值、反對LGBTQ權利、強調匈牙利民族純粹性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自2010年執政至今,本年更第四度勝選,國內異議媒體早被大舉打壓,該國最近就被歐洲議會列為「選舉專制」,失去了民主國家的認定。同時,波蘭自2015年起也由持有類似歐爾班的所謂「不自由民主」主張的法律與公正黨(PiS)執政,屢次因國內法治受損而與歐盟起爭執。

這一次意大利的選舉結果是這一種歐洲極右潮流的另一高峰。梅洛尼的兄弟黨過去四年一直在野,也沒有陪同薩爾維尼和貝隆斯科尼加入原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領導的大聯盟政府,因此爭取到對政府不滿的民眾支持。在這次選舉中,兄弟黨得票26%,成為了右翼聯盟三黨中的明確領袖,而薩爾維尼的聯盟黨和貝隆斯科尼的力量黨則分別只得大約8%的選票。

歐爾班已為了「親俄」的代名詞。(Getty Images)

歐洲的極右往往有強人情意結,而且傾向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視為歐洲基督教傳統價值面對自由派挑戰時的守護者。此刻意大利政權從一直領導歐洲對俄制裁政策的德拉吉交到幾乎完全沒有管治經驗的梅洛尼手上,人們就擔心這種變局會否影響到歐洲對俄的統一戰線。

在梅洛尼勝選之後,一直代表着歐洲親俄聲音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就再一次公開表示,他認為歐洲對俄制裁「適得其反」,使歐洲人變得更為貧窮,卻沒有使俄國屈服,又指在此情況下難怪歐洲各國政府紛紛倒台,似乎是有意呼應着梅洛尼的勝選。歐爾班的一位助手在梅洛尼勝選後就即將上台的意大利右翼聯盟是「有共同理念的朋友」。

不過,在對俄立場之上,梅洛尼的新政府短期內大概也不會改變跟隨歐美主流政策的路向。

梅洛尼中學時代已加入新法西斯青年組織,沒有大學學歷,一生都在主流政治邊緣。分析認為,不少意大利人對主流政客失望,2018年已分別選出反建制五星運動和極右聯盟黨,如今再選出兄弟黨執政,只是同一趨勢的自然發展。(AP)

雖然薩爾維尼一直反對意大利對烏克蘭輸送武器,也曾公開質疑對俄制裁,而以往執政期間與普京過往甚密的貝隆斯科尼近日更稱普京「只是」想換走澤連斯基、是被俄國人民「所迫」才開展了「特別軍事行動」,但梅洛尼本人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卻對俄國抱持着強硬立場,表明支持北約,批評俄羅斯的入侵是「野蠻的進攻」,也支持對烏輸送武器等德拉吉任內的政策方向。

在兄弟黨明確成為右翼第一大勢力、遠遠拋離其兩個盟黨之後,薩爾維尼與貝隆斯科尼相信在短期內也不會因為對俄政策的問題而與梅洛尼翻臉。貝隆斯科尼如今年近86歲,能再次加入政府已算不錯,難有在右翼內部奪權之望。作為「前」右翼第一人的薩爾維尼固然尚有登上總理之位的政治野心,不過聯盟黨在其領導之下得票大跌一半、得票率只得其民意高位的四分之一,如今黨內地位也不一定穩固,更遑論要挑戰兄弟黨的梅洛尼。

當然,兄弟黨以至整個右翼聯盟的選民基本盤都比一較意大利選民更傾向同情俄羅斯,因此梅洛尼執政後會否突然轉向也是未知之數。不過,至少有兩大原因可讓我們肯定這種轉向的可能性其實並不高。

薩爾維尼的民意支持已大舉流失到梅洛尼手中。(AP)

其一,意大利最迫切的問題是通脹、國債高企和冬天能源危機。由於意大利就算轉向挺俄,也不會改變烏克蘭戰爭的走向,只會破壞意大利與法、德等歐盟國家和美國的關係,可算是得不償失。目前,歐盟手上掌握着接近2,000億歐元的對意復甦基金撥款,如果梅洛尼不完全跟從德拉吉留下的改革方案,隨時有被歐盟阻礙撥款的風險。(匈牙利就正在歐盟撥款上被「懲罰」。)

在歐盟層面之上,並不是所有右翼政府也有親俄傾向。例如波蘭的法律與公正黨就是反俄先鋒,意大利兄弟黨在歐洲議會與法律與公正黨也屬於同一黨團;而剛剛在瑞典成第二大黨的瑞典民主黨,也支持瑞典加入北約和歐洲對俄制裁。除非有什麼重大變故,梅洛尼大概不會成為歐爾班在對俄立場上的「朋友」。

其二,當右翼民粹政府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之時,以意識形態議題鼓動支持者來保留權力、分散視線,幾乎是早已寫好的劇本發展。在意大利,兄弟黨及其右翼盟黨早有反移民、反LGBTQ權利、反墮胎等議題在手,即便要使出分散選民視線的把戲,也不必動用俄烏戰爭的問題。據稱,聯盟黨的薩爾維尼正在爭取內政部長一職,以重建他以往在同一職位上拒絕接收地中海難民船隻的政策——由此可見,這位新政府中的親俄大員並沒有將俄烏問題當成優先項。

不過,由於兄弟黨與梅洛尼是意大利和歐洲政治中的一個「未知」,並無往績可尋,而其執政亦將打破過去大半年德-法-意的對歐洲對俄領導軸心,因此這個右翼政府上台無論如何也會為俄烏戰爭增添另一個不確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