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選|三強分立之亂 安華最後一戰 巫統舊招牌回歸?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11月19日,馬來西亞將舉行第15屆大選。2018年前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與長期的「潛在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合力推翻巫統(UMNO)自獨立以來的61年連續執政之後,經歷過多年政壇內鬥、四年三首相,如今大馬政局依然混亂不堪,出現了945位候選人角逐222個國會席位的局面,預計沒有任何一個黨派能夠奪得國會多數,有可能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的局面。

在巫統喪失相權之前,馬來西亞人的選擇非常簡單,若非支持巫統領導、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簡稱「國陣」),就是支持執政無望的反對派。由於馬來西亞採行單議席單票領先者勝的制度,而且選區劃分對於鄉間的馬來人有利,就算反對派在全國贏得較多選票,要追得上國陣的國會席位也有一定難度。

2018年政治大地震餘波未去

2018年的選舉卻出現了巨變。變局的核心在於時任首相納吉布(Najib Razak)最後因貪判囚入獄的「一馬弊案」,造成馬來人內部也民心思變。2016年,擔任巫統首相長達22年的馬哈蒂爾以91歲高齡出山參政,退出巫統,創立「土著團結黨」(BERSATU,簡稱「土團黨」),其後再與其前政治傳人、正因所謂的「雞姦罪」在囚的安華合作,以「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簡稱「希盟」)的牌頭出選,最終贏得113席的輕微過半數,結束了巫統61年來連續執政。

馬哈蒂爾勝選後率先擔任首相,幕後卻有其傳位予安華的協議,但馬哈蒂爾卻遲遲不願交棒。到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正臨之際,經一輪政客權鬥之後,由土團黨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在巫統支持下當上首相,希盟政權崩解。抗疫近一年之半之後,巫統也決定踢走慕尤丁,由本來不甚起眼的巫統政客伊斯梅爾(Ismail Sabri Yaakob)取而代之,於是巫統又重回執政。

現任巫統首相伊斯梅爾。他只是巫統的副主席。(AP)

此後,以巫統副主席之位掌首相一職的伊斯梅爾,一直面對與納吉布一樣正在面對貪腐控罪的巫統主席扎希德(Ahmad Zahid Hamidi)的提前大選壓力。由於扎希德黨內操控力遠高於伊斯梅爾,後者最終不得不決定提早近一年大選,促成了11月19日的這一波極其紛亂的潛在政治大洗牌。

三大勢力無一過半?

這次選舉有三大勢力。一是以75歲安華帶頭、作為唯一真正跨種族派系的希盟。二是高舉馬來人優先、以重建2018年前的政治穩定為招徠的國陣(巫統領導)。三是由土團黨慕尤丁領導的「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簡稱「國盟」),國盟多由前巫統成員為骨幹,當中還有近年愈來愈得到馬來人支持、主張實行伊斯蘭法的伊斯蘭黨(PAS)。

根據10月下旬以來的民調,希盟以26%至35%不等的支持度領先,國陣與國盟則分別以18%至28%不等和13至22%不等的支持度緊隨其後。但根據最為樂觀的議席估算,民望領先的希盟也沒有可能獨力奪得至少112席的國會多數。因此,這次選舉很可能會出現沒有任何政治聯盟能控制國會多數的「懸峙國會」局面。

圖為2021年8月16日,時任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發表電視演說。(AP)

使亂局更為嚴重的還有好幾個因素。首先,這次出選的945年候選人中,有高達108位是獨立候選人,是史上最高的數字。

其次,這次選舉的合資格選民人數由2018年的1,490萬升至2117萬,而由於投票年齡由21歲下調至18歲,單是在18至20歲之間的首投族人數就高達140萬——有學者指出,首投族未建立明確的投票取向,往往在最後一刻才作出決定,這佔選民人口近三分之一的龐大群體就成為了未知的變數。

小黨成造王者?

同時,紮根於東馬婆羅州砂拉越(Sarawak)、以尋求完全自治為念的砂拉越政黨聯盟(GPS),向來都在砂拉越州大勝(如今擁有該州31席中的19席),在希盟、巫統/國陣、國盟三大勢力都不得國會多數之際,這個小黨就有可能變成「造王者」。目前,希盟和國陣都在公開拉攏砂盟,前者表示只有希盟和砂盟才能保證一個穩定的聯邦政府,後者更稱砂盟已同意在國陣成為最大黨的情況下與之合作。

11月16日在吉隆坡舉行的一場希盟支持者集會。(AP)

另一方面,現任97歲的馬哈蒂爾如今也組成了一個小黨聯盟參選,雖然其支持度極低,但有評論依然認為他有可能成為一個意外的造王者。

選人還是選黨?

更讓形勢難以預估的是,首相人選與政黨招牌的間接影響。安華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與馬哈蒂爾決裂之後,多次因疑似政治打壓入獄,一直是反對派的首相代表。2018年希盟勝選後,安華竟然與相位失諸交臂,這次選舉已成為了其最後爭取相位的機會。從安華奔走全國的集會可見,群眾對他依然踴躍支持,這大概構成了希盟作為政黨聯盟的民調領先。

但根據YouGov本月的調查,在疫情中領導馬來西亞的慕尤丁卻得到最多民意支持(33%),領先安華的29%和伊斯梅爾的22%。這一差距到底會如何影響選情?

另一方面,巫統/國陣雖然是以現任首相伊斯梅爾為首相人選,但巫統黨主席扎希德近來卻迴避了他會否提名自己當首相的問題。民眾普遍不滿扎希德的疑似貪腐,但如果國陣成為最大黨,分析認為無人能阻扎希德強行踢走伊斯梅爾而取而代之。這一個可能性也許也是民眾投票的考量之一。

97歲的馬哈蒂爾依然熱心政治。(AP)

有論者也認為,畢竟巫統2018年前長期執政,在鄉下地方依然是雪亮的選舉招牌,在混亂的競選之中,面對太多選擇的選民有可能抱着保守精神,重投巫統懷抱。而且,在國會沒有政黨明顯得到過半數之際,馬來西亞國王有權指派他認為得到國會信任的人物組閣,這或有利於巫統。

最後,我們也不能排除希盟、國陣、國盟三方其中兩者合作的可能。希盟與國陣都有跨種族的元素,而與希盟合作也可助國陣對抗土團黨和伊斯蘭黨侵蝕馬拉人選票的威脅。國陣與國盟則是馬來優先旗幟鮮明,在政治理念上是一種天然的結合。

在三強分立、小黨紛亂、民調意向不清、「懸峙國會」勢成的種種亂狀之下,最終誰會跑出,在未見選舉結果之前,任何人都不敢妄下定論。到底安華能否如願任相?到底馬來西亞人是否會回到巫統獨大的時代?11月19日晚,大家就能看到初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