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餘惡未消 一文看清聯儲局如何令美國經濟長期崩壞

撰文:麥田出版
出版:更新:

2021年,霍尼格(美國聯邦儲備局資深官員)安坐堪薩斯市家中,他很樂於談一談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從長期觀點來思考的必要性。(本文節錄自《撒錢之王:聯準會如何崩壞美國經濟,第一部FED決策內情報告》)

文:克里斯多福倫納德(知名財經記者、盧卡斯進步獎得主)

他提到一位瑞士央行的銀行家提出的建議,他一直記住對方說的話。這位央行人員說了:「我們要對長期負責,所以短期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

聯儲局(另譯聯準會)應該是很理想的以長期觀點思考的機構,因為不受選民和選舉影響。但霍尼格不認為主導2010年以及之後相關決策的是長期思維。他說:「焦點是短期。」這個問題不僅影響央行人員,而且也愈來愈主導企業、政府機構以及一般人在想事情時的思維。霍尼格說:「每一個人都有短期需求,導致根本不可能去看長期。」

這很重要,因為2021年要因應美國所面對的問題時,長期思維不可少。

【懶人包】直指2020崩盤其實是2008金融海嘯的延續 一切皆由「錯得離譜」的聯儲局造成(點圖閱讀相關內容節錄):

+25

2020年春天發生的金融崩盤,由於聯儲局挹注了很多新資金,因此快速緩和下來,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這場崩盤的後果很嚴重。

2021年3月11日早上,霍尼格正讀著《華爾街日報》,他看到一篇特別讓人憂心的報導。就像很多和美國貨幣與債務相關的重要訊息一樣,這篇文章下的標題也很溫和:「新債務潮測試美國公債市場」(Wave of New Debt to TestTreasury Market)。

報導說,在看來順利成長的金融體系表面之下,深處有一股脆弱正在蠢蠢欲動,這股脆弱不是新鮮事,而且和金融風險蹺蹺板的極微妙平衡息息相關。蹺蹺板上代表安全的這一邊是持有可靠的資產,比方說美國政府公債;另一邊則是持有風險性資產,比方說股票和公司債。

【延伸閱讀】台海危機|一旦動武澳洲站何方?澳媒:「魔法石」可左右戰局?(點圖放大閱讀):

+14

聯儲局在蹺蹺板上安全的這一邊每個月花800億美元註16買進美國政府公債,壓制了這些公債的利率、或者說殖利率。這種情況已經十年了,迫使投資人把他們的資金推往風險高的那一邊,尋求收益。3月時開始出現一些讓人擔心的事。不管聯儲局如何干預,美國政府公債的利率都開始攀高。有很多原因都會帶動公債殖利率上漲,比方說,投資人預期經濟會成長,從而推高利率。

但《華爾街日報》這篇報導強調的是另一個很可能更危險的理由:美國政府正在發行極大量的公債。特朗普總統和國會的共和黨人2017年時通過減稅法案,強迫政府每年要借1兆美元才能維持政府運作,就連2019年美國經濟處於頂峰時也是如此。

當疫情來襲,光是〈新冠疫情援助、紓困和經濟安全法案〉,國會通過逾2兆美元的支出,所有的資金都靠預算赤字支應。3月,拜登總統簽署另一項金額達1.9兆美元的救助方案,被宣傳成幾十年來第一套將大部分支出花在窮人與勞動階級身上的大型援助方案。這一切代表美國財政部2021年要售出約2.8兆美元的政府公債。

《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點出了一個問題點,那就是市場上對這些公債的需求不夠高,很可能無法讓公債的利率維持在聯儲局強力壓下去的低點。那個月拍賣過幾次美國政府公債,需求疲弱到讓人憂心。

【延伸閱讀】索羅斯驚世預測:俄羅斯可能瓦解 特朗普初選落敗 印度將有大變(點圖放大閱讀):

+15

分析師相信,某些政府公債很可能出現的「買方罷工」(buyer’s strike)的問題,政府要支付更高的利息才能吸引買家。如果公債殖利率上漲,就會引來華爾街的投資現金轉向蹺蹺板比較安全的這一邊,他們如今找到了避風港,很久不見的比較高且比較安全殖利率又現身了。這會吸走其他市場裡的現金,包括槓桿貸款、股票、CLO以及其他華爾街多年來忙著打造的所有風險性結構。

鮑威爾和團隊又要面對熟悉的選擇了,他們可以放手讓風險性的結構下挫,也可以用更多的量化干預和緊急方案出手干預。2018年底資金快速撤離風險性資產,當時鮑威爾面對的也是類似選項,而他選擇創造更多資金以安撫市場。此舉鼓勵了更多投機行為並讓資產價格膨脹。霍尼格相信,如果債務價格上漲、市場動盪,聯儲局幾乎必會再選擇走上創造新資金的老路。霍尼格說:「你會看到我們替自己製造的複雜局面往前推進了。」

霍尼格繼續寫文章和白皮書。他74歲了,在他事業生涯的尾聲,他的想法也不比從前受到多少歡迎。沒有太多人讀他的報告,他也很少受邀出現在有線電視新聞節目裡,但霍尼格的主張在2021年時仍然中肯切題,一如10年前。這反映出了他的觀點一以貫之,更反映出了美國長期問題的棘手。

從很多重要面向來說,2008年的金融崩盤並未結束,這是一場長期的崩盤,讓美國經濟跛行多年。引發崩盤的問題,幾乎完全未解,而美國民意機構力量長期崩潰,也讓金融崩盤更雪上加霜。當美國仰賴聯儲局處理經濟問題,就是仰賴一套錯得離譜的工具,聯儲局挹注的資金只會加大美國贏家與輸家之間的差距,奠下基礎醞釀出更嚴重的動盪不安。疫情損害了這套脆弱的金融系統,聯儲局以創造更多新資金來應變,更加劇了之前的扭曲。

2008年的長期崩盤已經演變成2020年的長期崩盤,這些帳我們都還沒付清。

《撒錢之王:聯準會如何崩壞美國經濟,第一部FED決策內情報告》書本封面(麥田出版授權使用)

書名:撒錢之王:聯準會如何崩壞美國經濟,第一部FED決策內情報告

作者簡介:克里斯多福倫納德(Christopher Leonard),知名財經記者,作品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財富》雜誌與《彭博社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肉這一行》(The Meat Racket) 與《科氏工業》(Kochland)的作者,作品贏得盧卡斯進步獎(J. Anthony Lukas Work-in-Progress Award)。

譯者簡介:吳書榆,台大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於公家機關、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黑道商學院》、《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怪咖時代:小眾勢力崛起,愈怪愈有商機》、《業務員就要像演員》、《征服領導:歐巴馬成功的十個習慣》、《讓顧客主動推薦你》、《幸福經濟學》、《金融市場,這樣比喻你就懂》、《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等書。

【本文獲「麥田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