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西方「先打後談」的劇本要靠非西方國家來完成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追看俄烏戰爭的新聞,本周看似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烏克蘭又再次攻擊了克里米亞大橋,這是去年10月普京70歲大壽過後的第二次,現在俄方只能恢復單線行車,其他車道要分別到9月和11月才能恢復。

二是俄羅斯暫停了《黑海糧食協議》。最後一艘協議中的運糧船已經過伊斯坦堡離開了黑海。俄羅斯的要求是西方解除一些制裁好讓它的農產品能更方便出口,並重新開通俄羅斯經由烏克蘭港口敖德薩(Odesa)出口氨氣(用作肥料)的管道。

但是,對俄烏局勢的觀察者而言,這些新聞頭條上的事件,其實只屬次要。

克里米亞大橋受襲後,雖然亞速海以北由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的幹道出現塞車的狀況,有可能影響到烏克蘭南部的俄軍補給,但這只是短期事故,很快即能疏導,美方也表示襲擊不會對俄軍戰力造成重大影響。

克里米亞大橋受襲後的衛星照片。(Reuters)

俄羅斯暫停《黑海糧食協議》的暫時性影響也是有限的。雖然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有八成小麥都來自此協議的船運,但是去年俄羅斯、澳洲的小麥,以至巴西的玉米都有豐收,要找其他來源應該不成問題。

而烏克蘭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經羅馬尼亞的多瑙河的糧食出口能力也達到了一個月200萬噸以上的水平。由於過去幾個月俄羅斯已經用行政手段一直減緩黑海糧食協議的運作,多瑙河的出口能力已經超過黑海出口的量(5月此數已跌至130萬噸,比去年10月下降七成)。因此,對於失去黑海糧道,烏克蘭也有一定的應付能力。

事實上,最近不少圍繞俄烏戰場周邊的消息,都顯示出西方國家本年內「先打後談」的盤算已逐漸向「談」的一方邁進。

克里米亞大橋損毀情況。(Reuters)

本年初,歐美國家開始大幅增加對烏軍援,其實就是有了至少要打到今年秋天或冬天的盤算,期望到時候烏克蘭能打出戰果,再以有利地位迫使俄羅斯談判。由於烏克蘭入冬交戰將遇上實際困難,俄烏戰事到本年底若無解決,各方都要準備好至少要等到來年5月才可以大規模重啟戰事。因此,到了本年底,各方都要作出一個要不要再消耗下去的關鍵抉擇。這就是西方「先打後談」的佈局。

在打的層面,西方有兩張手牌,一是即時性的軍援,二是長期性的軍援承諾。在烏克蘭一個半月反攻停滯難前之際,上周在北約峰會前後,美國就先提供集束彈,法國也決定提供長程飛彈,而美國的集束彈據報在本周即將用於烏東巴赫穆特(Bakhmut)前線。

而長期性的軍援則明見於G7在北約峰會後的援烏聯合聲明,基本上就是讓各國各自透過雙邊協議去給烏克蘭提供軍援,以補充其不能加入北約的缺口。如今,歐盟方面已有200億歐元軍援、500億其他援助、為期四年(2024到2027年)的提案。這只是歐盟層面的,並未有算上歐盟國家各自的援助。

這種長期承諾,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向普京說明西方軍援會一直維持,試圖勸服普京放棄長期打下去的念頭,接受可能本年年底就談判的結果;二是利誘烏克蘭,如果未來這幾個月也打不出什麼結果,西方長期軍援,甚至正式容許烏克蘭和平之後加入北約,就是換取烏克蘭放棄武力奪回領土的條件;三是「最壞打算」——即如果一跟二都達不成,西方也要為長期作戰的可能作準備。

在媒體的新聞頭條上,大家較為常見的是「打」的層面。但在談方面,各方其實都在鎂光燈外一直有頻繁活動。7月初,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指好幾位美國國安跟外交部門的前高官過去幾個月都有跟俄羅斯的高層官員秘密接觸,當中更包括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而其中兩位4月的時候已經發表過文章,提出先全力援烏作戰,到本年底則透過談判達成停戰的主張。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北約峰會之後訪問芬蘭之際,也作出了一個很明顯的暗示。當記者問他如果戰爭再以年計這樣打下去會不會有風險,他先是說他認為普京已經打敗了,然後再說他不認為這場戰爭可以再打好幾年。言下之意,就是預期戰爭要在本年內解決。

拜登7月13日訪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Reuters)

當然,我們不知道各國在背後的外交到底做了些什麼工作。不過,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跟西方都欠缺互信,非西方國家的外交動作就特別值得留意——當他們都在頻繁活動之際,我們大概就可以推測至少有某些涉事方正在為俄烏談判製造條件。

近日,有報道就指說沙特跟土耳其正在跟俄烏雙方談判,以解決俄羅斯帶走的烏克蘭兒童的問題。這個問題正正是國際刑事法院(ICC)以戰爭罪之名向普京發出拘捕令的具體「罪行」。俄烏要進入談判,普京當然不能再是通緝犯,如果被帶走烏克蘭兒童的問題能夠解決,這將為和談去除一大障礙。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7月17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吉達(Jeddah),與王儲穆罕默德會面。(Reuters)

但是,俄、烏雙方本身對於談判的熱衷程度是有限的。其中,烏克蘭的意見不太重要,因為如果西方真的要澤連斯基談判,烏方很難不就範。而在普京方面,從退出黑海糧食協議,再到其最近基本上充公嘉士伯(Carlsberg)跟法國食品公司達能(Danone)在俄羅斯的生意,都構成了俄羅斯與歐洲新的衝突點,將使未來談判更為困難。可見,普京暫時並沒有意願配合西方本年內「先打後談」的劇本。

要說服普京談判,或者至少不再無端製造新的衝突點,非西方國家的角色尤其重要。中國已公開表明希望看到《黑海糧食協議》繼續有效落實。而由於土耳其緊握黑海出口,其會否單方邊配合烏克蘭經黑海出口糧食,也將對俄羅斯構成壓力。

西方的「先打後談」劇本,如果本年內未能幫助烏克蘭「打贏」,其談判劇情能否如願上演,非西方國家將有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