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大選|無論民調結果如何 總統選舉仍將進入第二輪投票?

撰文:The Conversation
出版:更新:

2月14日,世界第三大民主國家印尼將同時舉行總統選舉和大選。這次選舉將在情人節舉行,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單日選舉。

作者:印尼Jendral Achmad Yani 大學政府學院副講師Yohanes Sulaiman

由於有三名總統候選人參選,根據現行選舉規則,候選人必須贏得至少50%的全國選票和至少20%的各省選票,才能避免進入第二輪投票。

該國各民調機構預測,領先者、前將軍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和他的副總統候選人吉卜蘭很可能贏得第一輪選舉。但他們能否獲得足夠的選票直接贏得選舉,還是被迫進入第二輪投票,目前還不清楚。

現時印尼各民調機構均預測,普拉博沃(左)和吉卜蘭(右)很可能贏得第一輪選舉。(Reuters)

他們的競爭對手是另外兩對候選人——前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ies Baswedan)及其競選夥伴穆哈明(Muhaimin Iskandar)和前中爪哇省長甘查爾(Ganjar Pranowo)及其競選夥伴馬赫福德(Mahfud MD)。

一家可信的民意調查機構——Lingkaran Survei Indonesia(LSI)預測,普拉博沃在第一輪選舉中將以50.7%的得票率勉強獲勝。這是根據對1200名受訪者的調查得出的結果。

另一家備受推崇的民調機構Indikator的調查顯示,普拉博沃在東爪哇獲得了 56.2%的選票,而東爪哇是印尼選民人數第二多的地區。

Indikator的最新預測還略微修正了早些時候的全國民調,該民調顯示普拉博沃非常接近贏得大選。

儘管主要民調機構都做出了預測,但現在就宣佈他肯定會在第一輪選舉中贏得總統寶座還為時過早,原因至少有兩個。

仍有相當一部份印尼選民仍未清楚自己的投票意向,或可能影響最終結果。(Reuters)

首先,民意調查就是民意調查——通過對極少數人的抽樣調查來預測整個人口的偏好。

從迄今為止的表現來看,Indikator和LSI等可信的民意調查機構的方法是否有誤值得懷疑。恰恰相反,他們已經盡一切可能獲得最準確的結果。

但是,由於選民的多變性,他們可能無法準確把握大局。

與陰謀論者對印尼民調機構可信度的含沙射影不同,全國性調查只是對有限選民進行抽樣調查後得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結果。這就是存在誤差的原因。

以Indikator對繁榮正義黨(Prosperous Justice Party,PKS)在 2019 年立法選舉中的支持率預測為例。選舉前幾周,Indikator預測繁榮正義黨將獲得全國6%的選票。實際上,該黨獲得了8.21%的選票。

Indikator的預測仍在2.9%的誤差範圍內,這意味着該模型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在今年的選舉中,PKS支持阿尼斯。由於PKS的選民主要集中在幾個地區,因此阿尼斯的得票率實際上可能高於民意調查所反映的得票率。因此,普拉博沃獲得的總票數可能會有變化,足以阻止他在選舉中一舉獲勝。

此外,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仍有相當多的選民(約佔全國選民的5.78%,佔東爪哇選民的12.1%)仍不清楚自己的傾向。

其次,現在宣佈普拉博沃獲勝還為時過早,因為候選人在最後兩周仍有可能出現失誤,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勝算。

例如,在最近的副總統辯論中,吉卜蘭因不尊重比他年長許多的資深教授馬赫福德而遭到公眾的強烈反彈。在保守的印尼,不尊重年長者仍然是不受歡迎的行為。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普拉博沃因為這種不尊重的表現而失去了多少選票,但傳聞證據表明,一些選民越來越不喜歡吉卜蘭,尤其是馬杜拉族人,即馬赫福德的族群。

圍繞普拉博沃—吉卜蘭這對搭檔的道德問題也繼續影響着他們在公眾中的聲譽。

在保守的印尼,吉卜蘭不尊重年長者的行為是不受歡迎。(Reuters)

吉卜蘭是現任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的兒子,現年36歲,在印尼憲法法院做出將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的年齡限制降至40歲以下的爭議性決定後,他獲得了參選資格。法院當時由佐科的姻親安瓦爾(Anwar Usman)領導。

人們還越來越擔心佐科濫用權力支持自己的兒子。例如,佐科在1月底提高了公務員和軍官的工資,一些人認為這是在試圖左右他們的選票。軍官不能投票,但他們的家人可以。

一些分析人士也對最近幾周佐科明顯的獨裁轉向提出質疑,這促使普拉博沃的反對者將這次選舉視為民主與獨裁之間的重要抉擇。

阿尼斯甚至在第一場辯論中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以此來為這次選舉定下框架,這顯然對他有利。

印尼各地大學的教授們也對佐科威最近的這些政治舉動表示嚴重關切。

考慮到最新的民意調查都沒有強烈顯示普拉博沃會完全獲勝,總統選舉仍有可能決出勝負。如果普拉博沃或吉卜蘭在未來幾天內再次犯錯,這種可能性會更大。

在選舉如此接近的情況下,普拉博沃和他的團隊應該更關注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勝,而不是過於自信,也許會在幾個月後的決選中落敗。

本文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獲授權編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