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作者:許嘉俊
香港近年積極推動「藝術科技」(ArtTech),政府不僅在《財政預算案》中撥款支持,更提出將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而在眾多個地區當中,筆者就認為啟德一帶的發展潛力巨大,值得政府投資更多時間研究和發展。
除了早前文章來論提到「善用啟德體育園,重塑香港品牌」之外,隨著啟德青年驛站試業, 營運單位稱希望項目成為藝術文化孵化村,在這個空間裡面,不僅可提供青年旅宿,更能結合展演場地、創客空間(Makerspace)及數碼藝術實驗室,讓本地與海外創意人才在此交流碰撞。政府若能進一步整合周邊資源,例如串聯啟德海濱花園、郵輪碼頭等推出不同主題的沉浸式展覽,甚至與鄰近的九龍城舊區活化項目協作,將可打造一條完整的「創意生態鏈」,使啟德成為香港ArtTech的示範區。
啟德的地理位置特別,與九龍城寨有著密切的歷史關係,過去也是本地文化的一大地標。而不論是過去或是現在,其實香港都有不少值得發掘和發展的文化產品,業界也就香港文化產業與藝術科技應用結合這方面都開始進行探索。人工智能專家百度飛槳(香港)會客廳合夥人李嘉俊先生上月在 「2025年匯龍日」中提到,我們能否在藝術科技的應用下,建立出不同的垂直小模型,例如業界可以與香港著名漫畫家們合作,能否製成類似前陣子興起的吉卜力風格的港漫風格化的AI生成器等,利用藝術科技,將本地文化元素推廣出去。
在啟德青年驛站這個場地裡面,建議營運商可以考慮與不同的大專院校以至創科園區(如數碼港、科學園)合作,安排世界各地的青年、學生來港交流之餘,也可以將啟德一帶成為另一個藝術科技的展示場。舉例說,驛站能否鼓勵租戶協助數碼化香港舊電影、音樂、報刊等,建立本土文化數據庫,並結合AR/VR技術,重現九龍城寨的虛擬場景,讓歷史以新媒體形式傳承。
與此同時,民青局、發展局以及文體旅局也可以通力合作,趁著這個機會,鼓勵業界發展新的旅遊產品。以啟德青年驛站作為基地,來港交流的青年不但可以在啟德園區一帶參與不同的活動,更可以順道走訪香港不同的藝術創新據點,例如浸會大學早前在石峽尾成立的 藝術科技孵化中心 CHRYSALIS,就是另一個有趣的空間,延伸起來,甚至可以串聯起九龍東至九龍中的文化藝術走廊,打造深度體驗路線,讓年輕旅客感受香港獨有的創意活力與文化底蘊。
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自2020年起將「藝術科技」劃為新的政策領域,成為文創產業的發展重點。在《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將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當中文體旅局於去年發佈《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而財政司司長在今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亦表示政府會致力推動文創產業發展,所以對於即將現正展開公眾諮詢的《施政報告》,筆者也期望特首可以進一步在這方面落墨。隨著啟德的基礎建設逐步落成,相信這一區將成為香港發展藝術科技的理想試驗場。
作者許嘉俊博士是商業顧問、認證數碼營銷專業人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