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生蝸居劏房多年 靠賣海外盤賺第一桶金 25歲成功做業主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香港樓價踞高不下,對年輕人而言,上車置業似是遙不可及。自小在兒童之家成長的文慧詩(Manci),18歲便投身社會,並蝸居於深水埗劏房,惟屢屢被加租逼遷,她決心拒絕做「遊牧民族」,半工讀「死慳死抵」,及後投身地產代理行業銷售海外盤,結果「爆數」年賺80萬,以25歲之齡一圓上車夢。

六年間輾轉由深水埗遷至天水圍

現已晉升為地產代理行合伙人的Manci,憶述18歲離開兒童之家後,便展開為期六年的「遊牧民族」生活。在18歲至24歲期間,她一人租住深水埗劏房,隨後又搬到太子一個200多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惟遇上業主多次加租,加幅曾多達兩成,無法應付租樓開支,只好再搬至天水圍一帶。

18歲半工讀打兩份工 月薪達兩萬

被業主多次加租逼遷,Manci早已考慮置業問題。她提起,她18歲已展開半工讀生活,當時在尖沙咀香港洲際酒店餐廳上班,月薪約1.3萬元,雖然薪金不算高,但酒店員工可收取小費,故當時月薪可高達約1.7萬元。

除在酒店上班外,她每月會利用約3至4天假期,擔當Wedding Planner工作,日薪約1,000元。因此年僅18歲的她,每月總收入已達兩萬元。不過由於當時Manci仍然在學,不時需向主管請假,故維持一年便「被勸退」。她唯有轉工至半山區的酒店,負責通宵更工作,「轉工後搵少左」,當時月薪降至1.3萬元。

房地產零知識 轉戰海外樓市場

經歷三年的酒店生涯,Manci曾考慮飛往海外Working holiday,不過因為資金不足,打消念頭。當時有朋友向她建議,「既然你想去外國,不如你去海外地產代理行打工啦,你入左去做嘢,應該一年可以去幾次澳洲,咁咪當去左Working holiday囉」。

初入行時,Manci透露對於房地產是「零知識」,故當時只擔當月薪1.5萬元的市場推廣文員,工作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涉足銷售工作,對房地產「猶如一張白紙」。

碰上樓市加辣 爆數年薪達80萬

適逢當時政府推出樓市辣招,買家購買第二間或以上物業需要付15%的印花稅,令香港買家對海外物業需求大幅增加。Manci表示,對海外物業有興趣的人大多為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及會計師,他們會自行了解樓盤資料,個別會計師更會「自動波」尋找海外國家的稅務準則。她形容當時自己是「侍應」,只需要勤力向買家提供樓盤資料,即可促成交易。

首次置業做足功課 3個月睇40盤

最終Manci在25歲時、約2016年至2017年期間,全年收入已高達約80萬元,月月爆數,靠賣海外樓賺取人生第一桶金,她即時啟動上車大計。「自己試過住劏房,唔想再住咁細啦」,故寧願揀選舊區二手上車盤,也未有考慮當時流行的納米盤,目標鎖定在面積至少300平方呎的單位,「三個月內睇左40至50個放盤,隨身攜帶支票,做足功課。」

她直言,人生第一次買樓,不敢掉以輕心,最終以378萬元購入太子區一個樓齡約30年、實用面積約348平方呎的兩房戶,建立自己的安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