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1︱一文看清最新土地、房屋政策重點

撰文:李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6日)上午11時在立法會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早前林鄭月娥已預告,土地房屋供應會是餘下任期的施政重點。

【12:45】油旺地區規劃研究:市建局會在油麻地和旺角加快市區更新,包括在合適重建項目試行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等規劃段,並適用於私人主導的重建項目;邀請市建局作荃灣和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這兩個舊區的方案。

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

「躍動港島南」:與海洋公園公司正積極落實海洋公園的未來策略,包括為園區物色發展合作伙伴展開招標程序,以及於明年就深水灣及大樹灣碼頭項目展開技術性研究,並正探討在碼頭項目落成前提供臨時登岸設施的可行性,善用水體和水上交通將園區與其他地方更好連接;

石澳石礦場正進行公開招標,邀請私營機構在已復修的石礦場設計、建造和營運一個供公眾享用的水上運動中心,包括為香港體育學院(體院)提供專屬滑浪風帆精英運動的訓練設施,預計明年首季批出合約,水上運動中心約於五年內全面投入運作;

正研究重建及整合黃竹坑現有運動場、體育中心、遊樂場及游泳池設施的技術可行性,以「一地多用」模式善用現有土地。

【12:30】將推進多個新界新發展區項目以及東涌東填海工程,預計政府未來幾年收回的土地將高達700公頃整合和發展新界土地的還有「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透過善用私營界別的規劃力量,釋放新界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供以公營房屋為主的發展。發展局正處理的3宗申請,涉及23公頃私人土地和擬議的17,850個單位,七成是公營房屋。

推進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個發展區的相關研究。近岸填海方面,發展局會審視涉及約220公頃的龍鼓灘填海和約220公頃的屯門西地區規劃,目標是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這項開拓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檢視不同的發展選項,以敲定未來路向。

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主要提供創科用地。此外,透過多項搬遷政府設施往岩洞的項目,預計由2027年起將陸續騰出超過40公頃土地作房屋和其他有利民生用途;

【12:23】為增加中短期供應,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目前陸續進行改劃的210幅土地中,約三成涉及「綠化地帶」,但只佔香港約1.6萬公頃「綠化地帶」的2%。由於不少「綠化地帶」的生態價值較郊野公園低,可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

釋放新界祖堂地:研究修訂《新界條例》放寬出售祖堂地限制,並提供合理機制處理司理出缺問題;

延伸補地價標準化至新界土地:由於巿場和業界對以「標準金額」為工廈重建補地價的先導計劃反應正面,至今已有4個重建項目接受以「標準金額」計算的補地價金額。發展局會把「標準金額」補價模式擴展至新發展區「加強版傳統新巿鎮發展模式」下的原址換地申請。發展局和地政總署會制訂計劃詳情,目標是明年首季推出;

現有的兩項活化工廈措施,包括放寬舊工廈重建地積比率及免收整幢改裝的地契豁免書費用,將會一併延長至2024年10月。至於「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將鼓勵有意者於2023年5月截止申請前盡快提出申請。

大坑西邨於1965年落成,重建後料可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黃舒慧攝)

【12:20】檢視並考慮是否重建個別舊屋邨,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並在發展局的配合下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多建公營房屋單位;

大坑西邨重建計劃:近日已批准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項目,重建後料可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當中包括1,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以及2,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運房局已覓得足夠土地提供1.5萬個過渡性房屋,建議再額外提供5,000個單位,令整體供應在未來數年可增至兩萬個,相關資助計劃的資助額增至116億元。

【12:16】爭取未來十年準備約170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約10萬個私樓單位,未計及市建局項目和其他私人土地發展項目,有信心私樓土地供應可維持穩定。

【12:10】己覓得350公頃用地,可提供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需求未來十年的建屋量會出現「頭輕尾重」的現象,30多萬個單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

己覓得350公頃用地,未來十年可提供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12:00】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

【11:54】認同應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的公共交通接駁,故邀請港鐵研究以現時位處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新的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車站,善用車站用地與毗鄰土地,於區內提供更多房屋單位及車位。

【11:50】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共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以構建新田科技城。

【11:40】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將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的可行性,以帶動該區與流浮山的發展。

【11:36】分拆運輸及房屋局,讓這兩大政策範疇可獲得更專注的高層領導,特別是令新設的運輸局可專注處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事宜,同時更促進物流業發展,並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研究分拆後的房屋局和負責土地發展和工務的發展局有否理順的空間,以加快房屋用地供應。

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萬至92.6萬個。(資料圖片)

【11:23】建設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並有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為香港未來二十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目前在北部都會區內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估計可提供的住宅單位為約16.5萬至18.6萬個。連同元朗區和北區現有的39萬個住宅單位,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萬至92.6萬個,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都會區內的職位數目亦將由現在的11.6萬個,大幅增加至約65萬個,包括15萬個為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另外,擬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的發展。

【11:20】在重中之重的房屋範疇,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側重公營房屋的土地分配、構建置業階梯、把「居者有其屋」售價與巿價脫鈎、立法規管「劏房」租務、為長時間輪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提供現金津貼和興建過渡性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