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季一手私樓貨尾量錄19085伙 創2003年後新高 九龍區增幅最多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一手市場交投放緩,據中原地產研究報告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一手私人住宅新盤貨尾量升至2003年後新高,錄得19,085伙,貨尾比重亦再度升至15.1%高水平,反映發展雖然積極推售新盤,但銷情卻轉趨放緩,以致市場出現一手貨尾積壓。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表示,受到息口持續高企及樓市調整影響,近期新盤銷情欠佳。如果情況沒有改善,預期今年第3季貨尾量可能升到2萬伙的危險水平。相信政府須推出更有利措施,以助樓市健康發展。

中原料第3季升至2萬伙危險水平

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選取330個新盤統計,單位總數126,076伙,登記售出106,779伙,貨尾單位19,085伙,按季增加1,284伙,屬2003年第四季22,485伙後近20年高位。至於貨尾比重為15.1%,按季上升0.6個百分點,連續三季高企約一成半水平附近。

按區域統計,九龍區屬今年第二季貨尾量按季增幅最多的區份,增加838伙,最新錄8,326伙,當中集中於黃大仙區及何文田區,分別按季增加442伙及421伙。至於新界區貨尾增加564伙,有8,481伙,以屯門區為主增加668伙。而港島區則減少118伙,錄得2,278伙。

九龍區第二季貨尾量8326伙

至於今年第二季貨尾量較多的地區分別為黃大仙區3,210伙、觀塘區1,779伙、將軍澳區1,555伙、屯門區1,542伙、大埔區1,495伙、元朗區1,442伙。

若以按發展商計,今年第二季新地(0016)旗下新盤貨尾量錄得3,567伙,按季增加1,024伙。會德豐錄得1,468伙,按季增加213伙,恒地(0012) 則錄得2,609伙,按季增加156伙。

港島區第二季貨尾量則減少118個,錄得2,278個。(廖雁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