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替醫生睇症開藥?湖南醫保局出手:嚴禁人工智能處方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國醫療領域出現了「AI看診」和「AI開藥」等現象,甚至有醫師使用DeepSeek診斷腦瘤病患。近期,湖南省醫保局發布通知,要求醫師與患者充分溝通,並嚴禁使用AI自動生成處方,這一措施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
據內媒報道,湖南省醫保局發布的通知中,對網絡醫院的處方行為進行了明確規範。通知強調,醫師必須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有效的問診,並禁止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生成處方。
早在2022年,中國官方就已出台「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明確要求處方必須由接診醫師本人開具,禁止使用AI自動生成處方。然而,隨著DeepSeek的普及,相關規定再次受到關注。
延伸閱讀:國內首個AI兒科醫生正式「上崗」 診斷結果與多位專家高度吻合
報道指出,儘管法律不允許AI開處方,但在許多醫院中,AI技術已被運用來輔助醫師工作,並且越來越多的醫院宣布接入DeepSeek。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醫院的神經外科主任張宏偉近日就上傳了一段影片,展示了他向DeepSeek詢問一名腦瘤病患的治療方案,AI僅用18秒便提供了建議,並評估了手術風險,引發了熱議。
延伸閱讀:DeepSeek助攻!四川82歲腎癌患者超難手術成功 第3日可下床活動
西安一家大型醫院的醫師表示,AI輔助工作並非近年才有,早在今年之前,他們就已經使用AI軟體來協助醫師分析X光片,這些工具能有效降低誤診率。醫師強調,AI只是輔助手段,最終的診療決策仍需由醫師作出。
湖南省的通知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許多人感慨「AI什麼都會,連看診也會」,甚至有人打趣「下一個消失的行業就是醫師」。也有網友擔心,未來在醫院看診時,醫師可能會忙於向AI請教開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