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擱淺抹香鯨歷20小時救援重回大海 專家籲可加強後續觀察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昨日(19日)上午8時許,浙江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銅瓦門大橋附近海域有抹香鯨擱淺,後因退潮救援人員的營救行動受阻,只能不斷向鯨魚身上潑水助牠降溫,保持體表濕潤。直至當晚10時,潮水漲到最高位置,多艘救援船隻靠近抹香鯨,成功將牠拖離擱淺地。
經過長達20小時的接力救援,今日(20日)清晨5時20分,在漁政船的牽引和護航下,抹香鯨成功抵達目的海域,漁政船切斷牽引繩將牠放歸大海。

現場救援人員介紹,擱淺的鯨魚長約20米,初步判定為抹香鯨,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昨日海水退潮後,抹香鯨的身體就無法被拖動,他們只能用水打濕鯨身體外部,防止脫水,並耐心等待漲潮才展開下一步的營救行動。

熟悉當地海域的漁民介紹,鯨魚擱淺的近海淺灘,灘塗面積很大,地面救援車輛難以進入,更無法將十幾米長的鯨魚拖回海中,而直升機的拖拽力也無法將近20噸重的抹香鯨拖回水域。因為退潮,抹香鯨擱淺的位置距離附近水域大約有一公里遠,救援人員難以用水泵抽水為鯨魚保濕。

從現場傳出的影片可見,擱淺的抹香鯨躺在一片灘塗上,鯨鼻有水汽呼出,尾鰭時不時晃動,但身上已經出現脫皮乾裂。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和漁民一邊用水桶往牠身上潑水,蓋上濕的棉被,讓牠身體保持濕潤;一邊用鐵鍬挖出水槽,為牠提供活動空間。同時,現場救援人員用柵欄和黑布將擱淺的抹香鯨圍起,漁業專家則在鯨身塗灑紫色藥水,取出注射設備對鯨尾鰭部位進行注射,並為牠清洗氣孔。

昨日下午約4時40分,海水開始漲潮。為了人身安全,工作人員要離開現場,在附近等待海水漲至最高點。直至晚上10時,潮水已經漲到最高位置,多艘救援船隻出發靠近抹香鯨,將牠拖離擱淺地並向深海方向行進。

專家:可加強後續觀察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鯨類研究專家陳炳耀介紹,鯨魚擱淺有多種原因,個體擱淺可能是因為鯨魚自身的生理狀況或者內在疾病;外在的環境因素同樣會導致鯨魚擱淺,譬如水下巨大的噪音干擾鯨魚的聲吶、太陽風暴引起的磁力變化等等。

陳炳耀解釋,擱淺後的鯨軀體在水面和空氣中暴露,體溫驟降,是加速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鯨魚擱淺在沙灘上時,龐大的軀體長時間得不到海水的浮力作用,會令身體臟器受到壓損,加速死亡。

浙江海洋大學教授趙盛龍表示,身長約20米的抹香鯨已經是「古稀之年」,此前在福建海域有過相關的抹香鯨記載,而浙江沿海大多是鯨鯊類救援,本次是第一次出現大型抹香鯨。

趙盛龍表示,當前在水生野生動物救援中,存在後續觀察的「短板」——缺少一些基本裝備和研究條件,「救援成功並不意味着結束」。從後續觀察的角度而言,他建議在救援成功的鯨魚身上安裝一個定位儀,「以這條擱淺鯨魚為例,在獲救後,其有可能在同一地點或者附近再次出現,而安裝定位儀方便我們後續觀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