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西安爛尾樓裏的300人:無水無電,有住戶每日爬29層樓梯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今年3月,西安有300多人因疫情收入減少,而選擇住進爛尾樓「易合坊」裏。這300多人是「易合坊」的業主,當初原定在2015年交樓,但2014年發展商西安四德置業因資不抵債,最終爛尾。該大樓目前無水、無電、只有外牆完工。樓高33層的易合坊沒電梯,有入住業主只能每天爬29層,上樓就要近半小時。

入住的業主表示,疫情下收入不穩,繳不起另外的房租,才選擇入住爛尾單位。「當初也是花錢買下的,是自己的,至少心裏踏實一點。」為了滿足生活所需,煤氣罐和太陽能燈成為生活必需品,

全國多地出現業主向開發商發放「強制停貸告知書」的斷供潮。這些「爛尾樓」案例中,有延期交付多年的建案,有的則是交付時間未到,卻因資金緊張、難以復工的案子。但爛尾樓的最大受害者無疑是千萬個家庭。

陝西西安屋苑「易合坊」11年間經歷開工、停工、破產重組、復工又停工,交樓無期,業主組自救會盼透過法律渠道維權仍無果,受影響業主多達1,000名。其中有300名業主因收入不穩,加上疫情無工可打收入不穩,3月選擇入住無水、無電、只有外牆的爛尾樓「易合坊」。

《極目新聞》報道,37歲的趙先生已經習慣爬493級台階上29樓,途中不用停下休息。趙先生透露,他8年前購買易合坊小區的商品房,2022年仍未交房,他表示,當初是花50多萬元買這裡,每平方米5100元(人民幣,下同),買房的時候,小兒子還沒出生。多年過去,小兒子都已經上小學了,都沒等來交房。

易合坊門口堆滿了建築垃圾。目前該大樓只有外牆完工。(影片截圖)

趙先生和妻子今年2月底,跟著一些業主搬進沒有通水電的毛坯房內,用太陽能板充電,用木板當床。趙先生住在29樓,但各樓層沒有標牌,不知道樓層,他們只好在每一個樓層的防火門上,都用黑筆寫上了樓層的數字。現在易合坊入住的住戶在門上貼了福字和喜字,代表已經有人入住。

入住的業主用電靠太陽能,但如果電能不夠,夜晚就只能在漆黑中渡過。趙先生表示,每天的飲用水自己購買,洗菜洗臉的生活用水就到工棚去接。他每天提著大桶的農夫山泉,一步步上樓,每天爬樓至少兩次。

趙先生隔壁的業主同樣已入住,是一對年過六旬的夫妻,他們表示每天得花半個多小時,走上29樓。「前面上個四、五層停下來休息一次,到後面越往上每三層就得休息一下。」

目前這些居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盡快通水通電滿足生活所需。灞橋區政府項目負責人以及該區區委宣傳部面對詢問相關工作進展,尚未具體回應。

業主李先生則在2013年花約40萬元,購買一個800呎的單位。當時李先生付首期三成約12萬元後又貸款28萬元,月供2,000元。李先生表示,原本租住的單位租金增加,決定與妻子一同搬進爛尾樓居住,「可以省房租,心裏也踏實一點」。

李先生回憶自己第一次走上28樓時雙腳無力,每次下樓一趟就盡量把事情辦妥。他指出,自己在房內放了一個便壺,解決小便問題,大便則到公廁所解決。

疫情這三年對易合坊的住戶來說也是選擇搬進爛尾樓的關鍵原因。自救會的曹小姐今年3月搬進這爛尾樓裏,曾經夢想的新房卻是四面都還是灰色的水泥牆,她表示,公廁在社區外馬路的另一邊,要上廁所來回需半小時,下班前還得先將手機充好電,才能回家滿足孩子上網學習的需求。

曹小姐提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她丈夫的物流生意大打折扣,曹英英打工的飯店也時常關門。兩人收入支撐不了,因為付不起房租,夫妻更積欠房東2500元,才選擇入住爛尾樓,「雖然艱苦,但也只能受著,至少是自己買的。」

「易合坊」住戶組自救會 法院:需多部門共同解決

《北青報》3月報道,易合坊樓盤(建案)一共有13幢,部分樓在2013年就已封頂,只是沒通水電。建商西安四德置業有限公司宣布破產後,一期2號樓的買主嘗試自救,每戶再交2萬元(人民幣,下同)「完成後續工程。2016年,2號樓由業主自救終於可以入住,11號樓也交了房,剩下的數棟都還是爛尾樓。

2020年8月9日,西安市灞橋區法院曾在「易合坊項目工程建設推進會」會議中表示,「易合坊一期項目必須在2021年3月底全面交工。」但2021年3月底,住戶們希望再次落空,相關部門表示,「開發商沒錢,要破產重整,重新引進新的投資人,但現在還沒有新的投資人。 」灞橋區法院工作人員表示,「政策變動比較大,只能聯合政府多個部門解決,需要府院聯動解決。」

灞橋區委書記苗志忠、灞橋區人民法院副院長王毅與四德置業破產重組管理人林敏旭則提到,「易合坊項目正在法院審理當中,其他不便透露。」

Youtube頻道「環華十年」在3月拍攝入住爛尾樓的300戶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