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真正的快樂】2018目標:不儲錢不「上位」,只求快樂?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2018年才剛過幾天,筆者的Instagram及Facbook被一波又一波的「回顧潮」淹沒。很多人鮮有地打一大段文字,再配上「風格圖」,說自己去年做了甚麼了不起的事,立志下年要迎接更多挑戰,光看都累。我回顧去年的各種轉變,只覺得整年都很累,身體變差。人人目標都是「迎難以上」,為甚麼卻沒有人想要休息一下,放棄「向上」,正視自己是否真正快樂?

(《The intern》劇照)

一直順從別人的期望,有沒有想過自己要甚麼?

(《穿著 prada 的 惡魔》劇照)

不少人都誤信父母的「大話」,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到長大了讀了很多書,偶爾半開玩笑質問他們:「黃金屋呢?」他們竟「搬龍門」笑說誰叫你讀文科。我們從小被教育成功有一套「標準」,就是讀好書,找一份穩定又有優厚薪金的工作,然後是組織家庭,結婚生子。可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或許這「方程式」不是人人適用?或許當中沒有必然,如我竟然讀新聞和翻譯?或許我們的快樂與這成功背道而馳?

這就是為甚麼有那麼多人,到了三十之年,在「成功之旅」走到一半,竟感到空虛和卻步,因為不快樂,因為這根本不是他們想要的成功。我認識有朋友放棄工作十年的薪金與職位,把本來當「首期」的資金,拿去旅遊,獨自一人到南非流浪,找會那丟失多年的笑容與自信,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冒險;也有朋友日間做ibanker,週末晚上駕的士,只因為喜歡駕駛。他們的快樂不在「成功的正途」上,因此任我們一直走下去都不會找到,所以新一年,與其去追趕那些別人給我們的目標,我們更應停下來,正視甚麼讓我們真正快樂?

延伸閱讀:【2018目標】「快」是一種強迫症?慢慢來其實會得到更多!

工作上太用力,或會丟失更重要的東西

(《阿媽 今晚食乜餸》劇照)

「努力一定有回報」,「兜彎自有另一片風景」⋯⋯我們都是在這樣的教導下長大的。這樣的道理永遠適用,只是以前還在學校時的世界比較簡單,要分配的只是學習與興趣,你擁有的不多,可以丟失的也不多,卻有彷彿是用之不盡的時間。長大了,沒了學校和家庭的「約束」,為了趕上前段所提及的「成功之路」,便在工作上「過度用力」,可是捨棄了其他重要的東西而懵然不知。

在過去兩年,我覺得自己是挑戰身體的極限。當上空姐一年後,便攻讀碩士,還當上半個「自由工作者」,為吸收經驗,凡是記者或訪問工作都來者不拒。記得有一次,通宵工作後剛下飛機,換上便服便頂著一臉濃妝到學校上課,還要作導演訪問,整天我就只有一小時在電腦室打睏。訪問十分順利,那時說起還會引以為傲。那樣的生活一直持續,直到有一天回家吃飯,媽媽竟像招待貴賓一樣煮了滿桌的餸菜,一家人早早在家中守候,我才知道我丟失了甚麼。

新時代快樂要「分散投資」

(《Begin again》劇照)

上一輩的大多都喜歡只奉獻在工作上,儲錢節儉,就能以合理價錢買房子,給家人安定的生活,那快樂是「買得到」的。可是,現在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特別是香港,以這樣的方式「買快樂」,絕對是「天價」。所以,我們的「投資策略」也有改變,就是以前是「孤注一擲」,現在便是「分散投資」。

我沒有勇氣,也不會那麼「離地」說工作不需努力,拋下一切追夢。我們要生活,工作還是需要的,卻可多花一點心思發掘自己喜愛的事,好取一個平衡。如我喜歡看書,要是不太累平均每星期都可完成一本,運動方面便正想重拾每星期做瑜伽的習慣。但要是你對這些都沒有興趣,發現自己的生命就只有工作,或許你應放放長假,旅遊或休息都可。暫時拋下工作,只與自己相處,或許新一年的計劃,目標可是:「如何讓自己更快樂?」

延伸閱讀:【最長的研究】哈佛追蹤700+人近80年 幸福、長壽同樣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