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5|教育局逐步放寬6所自資院校內地生上限至40%
教育局今日(26日)宣布,已取得國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寬6間自資院校的內地學生限額至40%,以及批准有關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區、市)招生。6間院校分別是樹仁大學、都會大學、恒生大學、珠海學院、東華學院,以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獲批可向全國省招生
今年9月起,相關院校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自資本地副學位及學士學位(包括銜接學位)課程的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將分階段由現時10%至20%,逐步提升至40%,並准許院校全國所有招生。教育局會要求院校就招生安排及學生支援服務等提交報告,以訂定各院校的收生限額。
料有助自資院校穩健發展
教育局表示,此舉將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健康穩健發展,局方會與相關院校保持溝通,協助院校理解並落實有關收生安排,同時維持嚴謹的質素保證機制,確保自資專上課程的質素及保障學生利益。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局方會繼續密切留意院校營辦自資課程的紀錄、收生的表現,以及使用現有限額的情況,適時與國家教育部溝通,探討可行的進一步優化措施。
政府消息人士指,希望院校收生可以更加多元化,強調讓自資院校開源並非最大考慮,過程亦有與國家教育部溝通。
恒大都大歡迎相關安排 有助促進自資院校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香港恒生大學歡迎教育局逐步放寬認可自資院校招收內地學生限額至百份之四十,以及批准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市招生。校長何順文表示,有關措施有助促進自資院校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對地區高等教育作出更大貢獻,以及提升公立與自資院校的政策公平性。他說,恒生大學將向教育局提交有序增加內地和澳台本科生數目的建議,亦希望政府能及時推出相關支援措施,撥地協助私立大學增加教學和學生住宿設施,以應付需求。
香港都會大學稱,樂見特區政府獲國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大學歡迎這適時的彈性安排,並感謝國家教育部及特區政府對本港自資專上教育穩健發展的支持。
都大指,現時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已達20%上限,並處於上升趨勢,因此大學會積極向教育局提交相關報告,以期望於2025/26新學年提升限額。校方會平衡校園及設施規劃、師資及教學配套上的配合,向學生們提供優質的專業教育。
東華學院表示,欣悉教育局將逐步放寛自資院校招收內地生限額,由10%提升至40%,與八間資助大學看齊。現時,學院內地生新生人數佔去年總學生人數已接近限額的10%,隨著內地學生來港升學的趨勢持續上升,學院有望招收更多非本地生。校長陳慧慈表示,歡迎國家教育部批准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區、市)招生,令學院能擴展收生範圍,循序漸進吸納國內不同地區來港升學。」同時,學院放眼國際,將透過政府「留學香港」品牌的推廣,吸引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以至全球的優秀境外學生入讀,促進校內的多元化教學環境,拓展本地生的視野,建立共融學習氛圍。
此外,職業訓練局(VTC)表示,會一如既往積極配合政府的措施,支持政府政策,為香港發展培育所需的專才。因應市場環境轉變及公共財政狀況, VTC會繼續配合社會整體發 展方向 ,與政府及行業緊密合作,為香港以致國家充實職專人才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