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校徽|段崇智發聲明降溫 澄清無棄校訓惟不會急切改動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周一(17日)推出新校徽設計,不再沿用原來分割用色,其簡化校徽更省略「博文約禮」四字校訓,新設計引來網民熱議。中大校長段崇智今(19日)發聲明試為事件「降溫」,澄清今次新設計並無捨棄或更改大學校訓,強調校訓乃大學重要的一部分,始終不渝。

段崇智在聲明提到,明白不少成員或對新設計、形成過程及正式校徽應用有疑問,並講述更新校徽的時序及重要過程,指2020年底討論大學形象建立工作,督導委員會委託顧問展開諮詢及設計工作,並曾於2021年6至12月諮詢超過2,200名校內外人士。段又表示,會繼續用心聆聽意見,會先讓大家熟悉新設計元素的應用,不會急切作出改動。

中文大學創校以來共更換校徽設計四次,左是最新設計,右圖則是2008年設計版本。(《香港01》製圖)

段崇智:衷心了解大家憂慮 不會急作改動

段崇智在聲明中提到,連日來大學收到來自教職員、學生、校友及公眾意見,已衷心了解大家的憂慮, 在接下來的日子,大學會加倍努力繼續聽取意見,投入充分的時間讓中大成員就大學的形象更新方案有更深入的了解,包括探索及達成新方案當中的詳細經過,其背後的理念等,讓大家熟悉新設計元素的應用,而不會急切作出改動。

澄清非捨棄大學校訓

他稱,必須澄清今次新設計絕對沒有捨棄或更改大學校訓,強調「博文約禮」一直都是、亦必將繼續是中大的校訓,在正式的校徽中,下方附有校訓的緞帶,象徵校訓乃大學重要的一部分,始終不渝。他指中大的官方紋章亦沒有改變,大學依然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而校訓亦代表孔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規訓。

冀借聲明釋除疑慮 強調重視意見

段崇智表示,明白不少成員或對新的形象設計、其形成過程及正式校徽的應用存有疑問,希望藉此聲明釋除新設計引起的部份疑慮,強調大學非常重視各成員的意見,期待在未來的日子持續與大家進行具建設性的溝通,互相交流意見。

2018年已醞釀 去年曾諮詢校內外2,200人

聲明中提到,中大形象更新歷程的時序及重要事件,事件早於2018年已開始醞釀,該年邀多位香港、內地及世界各地傑出中大校友組成「環球校友諮詢委員會」,委員會建議中大提升形象,大學隨即在2019年成立諮詢委員會,又按意見成立督導委員會及工作小組,並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開展相關工作,並曾在2021年6月至12月諮詢超過2,200名教職員、學生、校友、校董會成員、全球學界合作夥伴及公眾人士。

中大形象更新歷程──時序及重要事件:

2018年──中大邀請多位來自香港、內地和世界各地的傑出中大校友組成「環球校友諮詢委員會」(委員會),盼望讓中大廣泛而專業的校友網絡,助力大學發展。
2019年8月──委員會建議中大提升形象,讓大學在本地、全國以至全球高等教育界中的定位更鮮明,大學亦不時收到來自其他成員相似的意見及建議。大學隨後成立諮詢委員會,進一步討論與大學形象和聲譽相關的議題。
2020年12月──按照諮詢委員會的建議,中大行政與計劃委員會成立督導委員會及項目小組,專責討論加強持份者聯繫與大學形象建立工作相關的方向、重點和優先事項。督導委員會由大學管理層代表以及兩名學院及書院代表組成。督導委員會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開展中大形象探索歷程,該公司就大學應如何確立有效的定位向督導委員會提出建議。
2021年6月至12月──在探索歷程中,顧問團隊與超過2,200名教職員、學生、校友、校董會成員、全球學界合作夥伴及公眾人士進行對話,了解他們對中大形象的看法,共同探索中大獨一無二的特質與價值。
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督導委員會考慮顧問公司所提供的建議,包括形象設計選項、標語及視覺設計。
2022年9月22日──督導委員會把最終建議向大學校董會執行委員會進行匯報。

資料來源:段崇智聲明

校方同時設計正式校徽(上圖)及簡化版校徽(下圖),主要用於電子宣傳刊物、社交平台等推廣及傳播渠道。(中大官網截圖)

簡化版只為配合數碼應用 非首次不帶校訓

聲明又提到,完整校徽及校訓應會在畢業證書、大學建築物、正式場合的活動佈景等。至於簡化版則為配合數碼時代的日常應用,並強調不帶校訓的校徽非第一次採用,例如大學多年來會在頒授學位典禮前後於百萬大道兩旁懸掛旗幟,旗幟上的校徽並不帶校訓;崇基校園地標未圓湖旁邊的石橋上,亦刻有不帶校訓的校徽;1967年紋章院的文件上展示的校徽,亦是中心印有金鳳圖案的紫色圓形標誌等。

聲明強調,在現今的數碼時代,大學希望確保其形象能配合時代需要,發揮最大優勢。大學於社交媒體、桌上簡報、電郵簽署及流動版網頁等平台上採用的正式校徽,對普羅大眾或不熟悉中大的人而言,尤其在使用手機或較小的電子屏幕上,「博文約禮」四個字較難辨識。簡化版校徽的設計用意是令中大形象能更清晰地在數碼平台上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