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隊|麥美娟:服務期結束後整理工作報告 適當形式向市民介紹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學生媒體《大學線》報道關愛隊「打卡湊數」現象,索取工作報告被拒,引發社會對關愛隊服務的熱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今日(10日)表示,當局與關愛隊的服務協議為期2年,首支成立關愛隊任期未完,當局會在關愛隊的服務完成後,才可以有整全全面資料,包括工作績效指標的資料整理「年度工作及財務報告」,之後會以適當形式向市民介紹。

麥美娟(右四)指關愛隊成員人數不多,需招募義工協助服務市民(麥美娟Facebook圖片)

麥美娟:關愛隊人數不多 要招募義工協助

對於在報道指有懷疑非關愛隊成員穿制服充數,麥美娟回應時指,關愛隊員是義工,為市民提供服務,加上每隊關愛隊成員人數不多,大約8至12人,在舉辦活動時需要在社區招募義工協助,指關愛隊服務全面,包括在火災及突發事件後,動員協助居民,希望得到社會支持,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對關愛隊撥款,是希望有更多資源,服務在市民身上。

麥美娟強調,關愛隊的工作任重道遠,希望在地區凝聚社區力量,為有需要居民提供符合區情的服務,她深信各個關愛隊會繼續積極深化工作,與各地區團體緊密合作,善用地區資源,按照各區需要推展各項關愛服務,發揮以民為本、社區互助的精神。

中文大學學生媒體《大學線》作關愛隊專題報道,披露關愛隊懷疑非成員穿制服「打卡」充場面。(《大學線》報道「事不『關』己」截圖)

早前中文大學學生媒體《大學線》有關關愛隊專題報道,披露關愛隊懷疑非成員穿制服「打卡」充撐場面,且民政處拒絕公開關愛隊工作報告,關愛隊隊長、民政專員等拒絕學生訪問。

《香港01》日前也曾向民政總署索取所有關愛隊的「年度工作及財務報告」,署方並未提供,署方稱正統整三大表現,分別是各小隊工作是否符合關鍵績效指標、獲得所期望的成果、提供符合小區區情需要的服務等,不過要待兩年服務協議完成後才公布。換言之,最快今年第二季才能公開荃灣和南區的具體工作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