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晚會】逾18萬人出席 料與反修例有關 或成周日遊行風向標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支聯會一如以往在維園舉辦燭光晚會。支聯會昨晚(4日)宣布,有逾18萬人參與晚會,人數僅次20周年(2009年)20萬人參與晚會的盛景,不過仍平了2014年的紀錄。
「雨傘運動」後,本土思潮興起,支聯會飽受抨擊,不少大專院校學生會、年青人揚言杯葛晚會,加上港人傘後充斥無力感,故在2015至2018年,參與晚會人數只是徘徊在11至13.5萬人;今年集會人數重回18萬人,相信除了因為六四30周年,亦很大程度與《逃犯條例》修訂風波重新喚起民氣有關,昨晚的集會人數,也成為民主派盤算下周日遊行人數的重要風向儀。

支聯會在維園舉行六四30年燭光悼念集會,宣布今年參加人數超過18萬。(張浩維攝)

六四20周年集會人數創新高

支聯會昨晚舉行六四燭光晚會,集會人士坐滿維園6個足球場和中央草坪,大會宣布有逾18萬人參與晚會,追平2012年和2014年同樣逾18萬人參與集會紀錄,不過未能打破20周年(2009年)逾20萬人參與晚會的最高紀錄。

2009年是六四20周年,集會人數創下有史而來的新高,除了因「逢五逢十(周年)效應」外,還因08年北京奧運,令香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到達頂點。與此同時,當年5月,時任特首曾蔭權在答問會上就「六四」發表令港人嘩然的言論,觸發更多年輕一代參與晚會,他當時稱「六四事件發生了已經很多年,其間國家發展有驕人成就,亦為香港帶來繁榮穩定,我相信香港人對國家的發展會出作客觀的評價。我的意見就是代表香港人整體的意見」。同年4月,時任港大學生會會長陳一諤在一個六四論壇批評六四學運領袖,引發軒然大波。結合上述因素,晚會在20周年創下新高並非無因。

在2012年和2014年,均有18萬人參與六四晚會,創下第二高紀錄;2014年是六四25周年,當時因追求普選,令社會民情相當熾熱,加上佔中已響起號角,促成當年逾18萬人到維園,高舉燭光悼念死難者。

不過,隨著2014年12月「雨傘運動」以清場告終,普選遙遙無期,不少年輕一代深感遊行、集會已無法追求民主,港人此時彌漫著政治無力感。同時,雨傘過後,本土思潮愈演愈烈,不少傘後組織和本土組織成立,部分本土派人士和各大專院校學生會開始質疑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和「平反六四」的綱領,並與支聯會展開激烈爭論,令部分年輕一代和認同本土思潮的港人不再參與六四集會,故此在2015至2018年,參與晚會人數僅徘徊在11至13.5萬人,其中在2017年、即28周年,僅11萬人參與晚會,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低。

今年六四結合反逃犯條例修例元素

今年有逾18萬人參加晚會,較去年增加逾6.5萬人,原因必然與六四30周年效應有關,其中30名曾採訪六四的記者,撰寫當時採訪學運的經歷,再配以新媒體的展現方式,重燃不少青年人對六四的關注。

除此之外,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相信成為港人參與集會的一大助燃劑。自從2月政府提出修例,民主派不斷動員市民反修例,由3月31日只有1萬人參與遊行,到4月28日有13萬人參與遊行,已反映民意漸趨熾熱。

民陣早於上月中已宣布本周日(9日)發起遊行,令民主派有足夠時間動員,而是次六四晚會也結合反修例元素,例如台上的主持亦有高叫「反惡法」等口號,故18萬人的佳績與《逃犯條例》修訂風波有一定關係;昨晚集會人數,也成為民主派盤算本周日遊行人數的重要指標,就連支聯會主席何俊仁亦相信,周日遊行人數必定多於六四集會人數,屆時相信會對政府產生一定的政治壓力,與中央力撐修例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