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本土恐怖主義惹北京關注 建制研判:勢頭不能輕視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反修例示威踏入2020年,仍未完全止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上周接受傳媒訪問時,多次提及社會需要慎防「本土恐怖主義」,又指警方針對反修例示威的「踏浪者行動」並未完成。警方昨日(3月8日)亦檢獲大批懷疑爆炸品或相關材料,事件惹人擔心暴力示威手段是否進一步激化。
有關本地示威牽涉「恐怖主義」的說法,已出現逾半年。過往,「恐怖主義」被認為與香港距離很遠,但暴力浪潮跨越大半年遲遲未平息,警方近月也多次檢獲槍械、爆炸品等,在新型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相關爭議下,本地發生多宗懷疑炸彈襲擊,要求政府封關,更出現「以嚴重暴力脅迫政府」的勢頭。
有建制派中人擔心,正如「港獨」思想的傳播,「恐怖主義」的勢頭未必如想像中般不成氣候,這是社會未來不能輕視的趨勢。

鄧炳強近日多次提及「本土恐怖主義」。(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恐怖主義」研判來自北京 鄧炳強初時未直接回應

官方將香港反修例示威扣連到「恐怖主義」,最先源自國務院港澳辦去年8月12日的記者會。當時港澳辦發言人楊光宣讀聲明,指極端示威者「喪心病狂」攻擊警察,已構成嚴重暴力犯罪,並「開始出現恐怖主義苗頭」,需要依法堅決打擊示威者的暴力行徑,毫不手軟和毫不留情。

「本土恐怖主義」是恐怖主義的一種,意指一些本地公民犯下的恐怖活動罪行。但對於「恐怖主義」這名詞本身,國際間也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只是籠統地歸納為一些針對平民性命財產、具政治或宗教等目的的暴力行為,背後的研判高度政治化。不過既然官方提到這名詞,外界自然關注北京及港府會否對示威浪潮採取新戰略。

然而,鄧炳強以「二哥」身份主持8月12日警方例行記者會時,並未直接回應警方是否同意港澳辦相關研判,只是表示有暴力示威者使用致命武器,警方會密切留意情況會否發展成聯合國對於恐怖主義的定義。隨後,有關「本地示威活動涉及恐怖主義」的討論,一般集中於親北京媒體,暫時未入官方口徑。不過10月13日旺角示威現場出現懷疑用手機遙控的土製炸彈、11月中發生於多間大學的「圍城戰」,暴力衝突升級仍相當明顯。

暴力手段升溫 地下化、激進化惹人關注

踏入2020年1月,街頭衝突有輕微的平息跡象,但外界關注到激進活動是否出現「轉型」,走向地下化、零散化。警方於12月底至1月中,先後多次檢獲槍械、爆炸品等,表示相信這些武器和示威活動有關。

隨後1月底,新型肺炎(武漢肺炎)襲港,「封關」叫停非本地人來港,由一個民生議題上升至政治爭議。1月27至28日,兩日內發生3宗爆炸或懷疑爆炸案,油麻地佐敦道英皇佐治五世公園、明愛醫院的廁所先後被炸毀,深圳灣口岸亦據報有垃圾桶爆炸冒煙。

事後有人於Telegram頻道承認策劃事件,並聲稱行動是要求政府封關,指「港共再唔封,我哋幫你封」,更揚言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單看行動性質,相當於「以嚴重暴力脅迫政府作某些決定」。

警方表示,於3月8日的搜捕行動中,檢獲2.6噸化學品。(警方圖片)

上周一(3月2日),警方發表《2019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提到「暴徒為表達對社會及政府不滿,而選擇傷害市民大眾及引起社會恐慌,這正正是本土恐怖主義的行為」,是本地官方首次將示威行動聯繫到恐怖主義相關。鄧炳強同日見記者時,也提到「社會要慎防本土恐怖主義」;他於上周六(7日)接受電台訪問時,重申了此一觀點。

警方於昨日(8日)凌晨採取行動,搜查約22個地方,檢獲約1.5公斤炸藥、3個未連上遙控的爆炸裝置、2.6噸化學物品等,拘捕17人。據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所指,被捕人士涉嫌與1月底開始的多宗爆炸品案件,亦有涉案人士有意在公眾活動使用爆炸品及針對警員。

有建制派中人分析,香港出現恐怖主義過往「一提出來,大家都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未必如想像中般遙不可及。參照過往經驗,「港獨」主張過往被認為不成氣候,但自2016年前後,於民間「講吓講吓就變真」,形成真實存在的思潮,過去大半年示威浪潮中,亦有部分參加者高舉港獨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