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填海能唯一真正增土地來源 改劃等方法如「左手交右手」

撰文:翟睿敏
出版:更新:

「明日大嶼」相關前期研究的5.5億元撥款,去年底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早(4日)出席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論壇時表示,填海是唯一真正的新增土地來源,指改劃或收回棕地等方式,只是「左手交右手」的遊戲,沒有增加土地總量。
黃偉綸認為,其他方式除了有安置及賠償等政府成本,相對填海而言,對社會及市民的影響較大;又強調填海發展及保育並行不悖。他又提到,交椅洲填海研究項目正在招標,盼年中有結果,預料需時3年多研究,未來會有很多公眾參與討論的機會。

+2

黃偉綸:香港6%土地由填海所得 盛載近3成居住人口

團結香港基金以「 填海解密解香港之急 」為題舉辦論壇。黃偉綸在致辭時表示,填海與香港的發展密不可分,目前的土地有6%是填海所得,卻盛載了7成的商業活動,以及近3成的居住人口。黃偉綸指,10年後香港填海所得土地,亦不會超過土地總量的9%,反映港府就填海一直十分小心審慎。

政府在《香港2030+》的諮詢文件中提到需要100萬個單位,黃偉綸解釋稱,除了因為人口增長,亦是顧及了重建需要及不適切居所。他盼望大家能看到社會的需要,強調沒有新增土地,就不能夠解決教育及社會福利等長期問題。

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表示,發展經濟建設卻沒有土地,等於「打仗唔見咗隻手臂」。(直播截圖)

胡應湘:填海不環保是講不通 環保應是保護人類非白海豚

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在論壇上稱,很多人指填海不環保是講不通的,自言今年85歲「仲生勾勾」;他又指,環保應該是要保護人類,並非要保護白海豚,稱填海時白海豚會自己離開,「佢又唔洗攞BNO」,填海後生態變好會再回來。

胡應湘表示,發展經濟建設卻沒有土地,等於「打仗唔見咗隻手臂」。他續指,97年回歸後港府朝民主方向發展,但一徵詢意見就必然有人反對,香港因為沒有民主經驗,計劃遭反對就擱置,令政策變得不倫不類。胡應湘認為,真正的民主應以廣大群眾利益為依歸。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兼任教授陳家強認為,政府要控制填海成本,可考慮發債及公私營合作等不同融資方案。華懋蔡宏興則指,很多城市有背後的地域支援發展,香港的邊界在2047年後亦可能會有變化,呼籲大家不要盲目地聚焦市內的發展,大灣區會是融入內地很大的動力,香港不需要只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