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鍾國斌:企業轉棉成本料轉嫁消費者 成衣零售價或加兩成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新疆棉花」爭議持續發酵,近日瑞士良好棉花協會(BCI)指基於報道,懷疑新疆生產綿花涉及「強制勞動」, H&M、Nike、Adidas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因拒用新疆棉被內地網民抵制。
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指,今次事件對本港影響大,因為新疆棉佔了中國約85%出口棉花,相信外國如不批准進口,影響本港商業。
鍾國斌又指,抵制新疆棉的企業或可考慮購買由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美國生產的棉花代替,但成本肯定上升,料零售價加幅有20%,最終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令收入減少;加上喪失中國龐大市場,他預料抵制的企業將得不償失。

+2

指中國全球棉花產量第二大 企業轉用得不償失

鍾國斌今日(29日)在電台節目中指,中國現時是全球棉花產量第二大,如果不能出口,就自然會構成其他棉花將30%的增加價格。他解釋,見前全球由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及美國四國,佔全球70%的棉花生產量,如果出自中國的約四分一棉花不准使用,自然會令其他棉花價格上升,「羊毛出自羊身上」,料成本最後轉嫁至消費者。他又指,目前衣服約50至60%的價格來自原材料,故料日後成衣零售價或加價20%。

他亦相信,「不用新疆棉」的行動會得不償失,因為不同品牌本來都很重視中國市場,例如部分品牌本來在中國有超過500間分店。他分析指,如果製衣本增加,同時品牌在中國市場又被抵制,會對整體生意造成嚴重打撃。

自由黨黨魁、紡織及製衣界別議員鍾國斌。(資料圖片)

料國內可消化30%外銷棉

至於中國棉花無法外銷,鍾國斌認為對棉花產業不成問題,因為當中70%本來用於國內自用,而原來輸出的30%在國內自行消化,應該可行,只是抵制行動對出口企業的影響較大。

鍾國斌指,今次發起對新疆棉生產存疑的瑞士良好棉花協會,於是眾多非牟利紡織組織之一,其目的是制定國際準則,如處理棉花的用水量、農藥等。他指,生產商為了令消費者認為他們有企業責任,是良好企業,才加入此組織。